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宗刚专利>正文

一种计算机汉字拼音及形码输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9074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汉字拼音及形码输入法,属于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领域,主要包括一种计算机汉字拼音输入法及直接取大码元的形码技术补充,可将将两或多个不同键位或键区的指令功能重叠、合并在同一个键区,尤其是手指常在的区内,典型例如“方向键”“点选键”“补码键”等功能键(与键盘字母键区及周边特定键位重叠设置,并以特定输入规则或方法、规律来区分的输入被重叠的信息)。并运用创造性的规则、方法,使刚输完的拼音不与接着输入的选字键混淆冲突。这可使人的击键不必移动手腕使手指离开字母键区,就能更快捷、省力的在区内使用该“区外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领域,主要包括以汉字为主的拼音、形码输入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汉字拼音输入法的同音、重码字,输入时要逐一选择,速度太慢。(注本人的编码、输入方面的专利包括本专利技术及其之前、之后的专利统称“宗 码”,下同;元音字母键也即汉语拼音韵母键、辅音字母键也即汉语拼音声母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对同音字更快的特殊输入处理方法。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可将将两或多个不同键位或键区的指令功能重叠、合并在同一个键区,尤其是手 指常在的区内,典型例如“方向键”等功能键(注宗码”的“功能键”比电脑键盘常用的 F1-F12键含义更广,指被赋予代表各种功能、意义或信息的键位,下同)与键盘字母键区 (手指近区)及周边特定键位重叠设置,并以特定输入规则或方法、规律来区分的输入被重叠的信息。这样可使人的击键不必移动手腕使手指离开字母键区,就能更快捷、省力的在区 内使用该“区外键”,如用移位后的“方向键”选择或用移位后的“回车键”确定结果等。除对拼音输入法的同音字外,同理可对其他相似、需鉴别、重码信息,如多个待选 对象、外文中的多个重码或联想词等运用上法。对形码输入法主要在不拆大码元上补充说明,宗码本专利技术、CN200410034989. 4、 CN200610162682. 1可合并码表、并内部合并、分设、调整具体码元类别及其相应键盘映射。第一节基础键位设置(可选用某部分)(1)背景输入时键位重叠导致产生多义结果,可进行区分——比如从键位设置方面拼音或单词中所击的某些辅音字母键尤其是宗码中多义的、连续的辅音字母键, 在也被设定为选字功能键时,击打时会产生重叠的多义或歧义,即各键自身的多义、及组 合后的组合多义、还可能与其前或后面的音节成分产生切分或组合的不唯一可能,如,双声 母中h前的击打的Z、C、S是选字功能键还是声母(ng中的g同理),可进行键位的区分性 设置,见下文;元音字母同理;还可用其他非键位设置的方法(如下文第五节)区分。(2)拼音字母的分类字母键区主要包括元音字母键、辅音字母键,它们可再按内涵或外延分类,尤其可 按与其它字母组成音节时的组合性能,各自再细分成单向(或单义、低组合性能)、多向(或多义、高组合性能)组合类,即——A.单义 q、w、t、y、p、d、f、j、k、l、x、b、m ;B.中间级别或可变可调整的辅音字母键z、C、s ;C.多义的辅音字母键——n、g、r除作声母外也可能作为韵母后缀键、h也可能作 为声母后缀(第一位的声母后“次声母”)键(也可将Z、C、S视为声母前缀键);C.单义的元音字母(或汉拼韵母,下同)键——包括一级组合键a、o、e,二级组合 键 i、U、ν ;D.多义的元音字母(或汉拼韵母,下同)键(多见于外文)。(附图2用本分类法用不同格式的字体表示qwert键盘的各键的不同种类)。(3)拼音字母的键位设置汉字全拼的两个字母之间,无外乎下几种情况(见附图1)A.前字的韵母最后一位为a、0、e、i、u、U、η时,因为程序无法判断该韵母是否已结束,故可补输结束符 如空格、标点,或分隔符如切分引导功能键、下字的声母;最后两位为ng时可自动判断为结 束,即将ng中的g优先做韵尾而非下字的声母,避免拆分时两种可能无法区分(歧义);B.需要时还可选用下述设置、方法用ν代替n,vv代替ng ;双击某韵尾前一位的元音为加n,三击为ng JBxian = xiaa,xiang = xiaaa,注, 这时双或三击的元音字母不再被判断为选字击键或直输下一个零声母的音节,应避免冲突 的设置;另外该法也可同理用于小键盘方案。n、ng做韵尾/声母可分别专门单设键位;或省n,以g代ng。C.后字开头可能是单或双声母zh、ch、sh,则直接输入或需要时还可选用下述设置可规定zh、ch、sh中的h也可用在z、c、s前或后加特殊功能键如ν来代替,即zv、 cv、sv 或 vz、vc、vs 代替 zh、ch、sh ;也可规定双击z、c、s法或j、q、x(因zh与j、ch与q、χ与sh音似)代表zh、ch、 sh,尤更适于如z、C、s或j、q、χ等本身未被设置为选字功能键时;或者干脆忽略卷/平舌音,一律不加h,并将它们的同音字分开显示。D.后字开头如是零声母、以元音字母开始的拼音,除用输分隔符(如空格)与其它音节切分开 外,需要时(为了腾出元音键作功能键等)可选用下述规定①规定i前要加y,u、U前要加W,否则作功能键识别;②输拼音a、O、e (或i、U、U也可)要前加特设的功能键如V,将其作为a、o、e专 用的“声母”;如ν被占用,还可选用q、w、y> x、r等做元音字母的专用声母,如qa、ra、xa、 wa、qo、ro、xo、wo、yi、wi、wu,③为易记忆,或还可使用同一个声母,如wa、we, wo, wi, wu——无声母时则作功能 键识别,避免了切分歧义;④在没有冲突的前提下或也可规定,该元音字母要双击(如aa代表a为一个完整 拼音,又如ao可=aao)或需用配合组合键如shift、或要以特定的连击速度来输入。不输选字码时,全拼状态下最多约有连续4个辅音字母如ngzh或ngch、ngsh,最 少约一个或无辅音字母,也可作为判断规则。(4)其他基础键位设置可设置将U (ν)键与u键合并,腾出ν键作他用(如做特殊功能键),避免了一键多 义,这因为U不省头上两点而与各声母组字的机会(如绿、女等)很少,并可在出现的重码 结果中U、U分开供进一步选择;(5)键位布置法按上述字母分类,可将宗码中各种功能键的设置,尽量避开多义的a、O、e、i、U、V、 h、η、g、r、ζ、c、s或其中部分键位,可帮助减少击键时出现多义性结果或需要选择,起到与 补击空格键来帮助切分类似的作用;尤其可使用字母键区的“辅音字母集中区”——中间4竖排rfV、tgb、yhn、(u) jm 或其中的部分作功能键尤其是补码功能键,如2竖排tgb、yhn或某三竖排,它们(中可不用 有可能产生多义vurgh或其中部分键位,可辅以本文其他规则方法如切分、设置对它们排 除歧义)都是辅音字母键,尤适于移选补码类需连续多次击键的重叠式功能键,尤其更适 于配合全拼或未使用这些键的双拼、节拼方案来使用,而辅以空格等分隔、鉴别方法可以免 切换避免多义结果。还可只使用单义的辅音字母键(可再加以选用某些多义的辅音字母键)——即 使是不规则、不连续的辅音字母键区如sdfv Ikjm或sdf jkl或sdfvb Ikjmn或qsdfvb njklp,说明书附图中有多处示例。第二节选字功能键(可选用某部分)“可键位重叠的”基础功能键可代表各种功能,并被重叠定义或移到手指更易触及 的键区(需要时也可设在该区附近键位或其他键区)与原键位定义重叠,并以切换、组合等 宗码所提出的方法区分被重叠的意义,键位间的键盘内部布局可据需要灵活布置调整。现有标准键盘或特殊专业领域(如游戏)的键盘上的各种非字母键、功能键,都可 运用宗码的键位重叠法,进行键位的“合并”,如标准键盘的删除、退格、翻页、回车、插入等。功能键尤其是移动、点选功能键也适用于在非文字对象如图形;典型的选字功能键主要有下述几种(1)移动功能键A.基本应用主要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编码及输入法,其特征是,可将将两或多个不同键位或键区的指令功能重叠、合并在同一个键区,尤其是手指常在的区内,典型例如“方向键”等“宗码”功能键与键盘字母键区或手指近区及周边特定键位重叠设置,并以特定输入规则或方法、规律来区分的输入被重叠的信息;除对拼音输入法的同音字外,同理可对其他相似、需鉴别、重码信息,如多个待选对象、外文中的多个重码或联想词等运用上法;宗码形码方案主要以自然离断处划分汉字部件,并对其不拆分直接取码;本专利技术对形码输入法主要在不拆大码元上补充说明,宗码本专利技术、CN200410034989.4、CN200610162682.1可合并码表、并内部合并、分设、调整具体码元类别及其相应键盘映射本专利技术将各可供选用的详细创新的技术特征、子方法一一列举于各丛书权利要求,它们各种选字键、法也可综合、配合、组合成多种总方案,且可同理用于文字以外的其它信息,尤其是命令、图形对象之间可来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刚
申请(专利权)人:宗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