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汉字十类笔形检索输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228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汉字十类笔形检索输入法,从6万汉字中上千种变化笔形里抽选出10类笔形共315种经典笔码并用逻辑对偶关系进行划分归类与排序;再以汉字各间架结构中的第一、第二笔形为检索首要前提,以第三、第四和最末笔形结构为检字附加因素并将电脑主键盘中间一排的9个字母键和一个符号键共10个键位作为10类笔形检字输入的一级代码,检索时以10位数字排序将检索结果显示于检索状态栏内。本法不但普遍适用于台式及手提电脑,若合并为“点、横、竖、撇、折”5大类笔形5键输入模式也适合键位更少的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所有小型终端设备,若将此法推向市场必将迎来汉字输入技术全面进入电子设备终端化的新纪元而极具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汉字与电脑联机输入技术,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当前,在汉字与电脑联机输入技术这一领域内虽然呈现着万码奔腾、百花齐放的 大好局面,但这些技术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如下几大弊端: 第一大弊端是这些技术在汉字拆分解体后的构件形码的划分归类上不太规范,尤 其以汉字形码为前提的一系列技术由于在拆分编码和划分定位上存在着逻辑错误造成了 人们在拆字取码输入中的不太适应。 第二大弊端是这些输入模式,违背了汉字的构成规律并造成了人们对汉字结构逐 渐淡忘。 第三大弊端是传统输入技术)不考虑或根据汉字笔形笔码的多寡来进行拆分编 码,而是将五类抽象笔形各分五个键位进行编组,并且还平均五键分区编号后又来回颠倒 它的笔形排序,束缚了人们对该项技术的掌握运用,;而有些输入方法将一个横起笔类扩大 化地分编在8个键位上,这就多占了更需要的笔形编码空间。 第四大弊端是,一些数码输入模式把现成的10位数字键不用全,却只用前5位数, 有的用前6位数;而有的则采用单手操作模式的鼠标输入模式,输入速度较为迟滯。。 第五大弊端是,有些技术对汉字输入的82种参照笔码不仅太少,也难以应用。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之弊端,在上述背景驱动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极简便且实 用化的汉字十类笔形检索输入法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从6万汉字的构成原理中 已客观存在的上千种变化笔形里抽选出10类笔形及对应300余种最直观、最有通用代表性 的经典笔码(偏旁、部首、成字),并统一用逻辑对偶关系进行划分归类与排序;应用时根据 笔形分类原则一律以汉字各间架结构中的第一、第二笔形为检索首要前提,以第三、第四和 最末笔形结构为检字附加因素,将电脑主键盘中间一排的9个字母键和一个符号键共10个 键位作为10类笔形相应的一级检字代码;检索时以10位数字排序将检索结果显示于检索状 态栏内,输入时用退格键将排于第一位的红色单字及单字后面的联想词语进行录入上屏, 也可用数字键从红字以下者进行选择上屏; 所述检索输入法的构思设计极为简单,首先从汉字结构元素中的5大类抽象笔形 (点、横、竖、撇、折)、1〇个小类具体笔形(孤点笔形、多点笔形、平面横形、出头横形、短竖笔 形、长竖笔形、小撇笔形、大撇笔形、左折笔形、右折笔形)所反映的6万汉字中抽选出300余 种(涵重复)最直观、最有代表性的经典笔码,将汉字间架结构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 最末笔形作为检索路径并按照逻辑对偶方式依次往后编排定位在PC键盘的10个键位上; 为了减缓两手因在键盘最后一排数字键上的频繁往复活动所造成的对前几排键 位有视线遮挡弊端,所述检索输入法将键盘中间一排的"A"键开始直至"L"键左边的":;"键 为止共10个键位作为检字代码,与10类笔形进行匹配、定位配置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见图 1所示); 所述5大类10个小类具体笔形的划分归类及其与键位定位关系如下: 点笔类:孤点笔形A键,多点笔形S键; 横笔类:平面横形D键,出头横形F键; 竖笔类:短竖笔形G键,长竖笔形Η键; 撇笔类:小撇笔形J键,大撇笔形Κ键; 折笔类:左折笔形L键,右折笔形:;键。 所述孤点笔类Α键,是指汉字整体结构或各间架结构中凡是只有一个相对孤立的 点笔形或捺笔形者,均视为孤点笔类结构。 所述多点笔类S键,是指汉字整体结构或各间架结构中凡是连续有两个以上的点 笔形者,均视为多点笔类结构。 所述平面横类D键,是指汉字整体结构或各间架结构中凡是第一个横笔中段平面 上未被其它笔形穿插而出的,均视为平面横类结构。 所述出头横类F键,是指汉字整体结构或各间架结构中凡是第一个横笔中段平面 上有被其它笔形穿插而出即不再构成一个水平面的,均视为出头横类结构,也叫横叉类结 构。 所述短竖笔类G键,是指汉字整体结构或各间架结构中凡是第一笔形是竖笔形中 最短或较短的即延伸中途有被其它笔形横接或横隔阻断的,均视为短竖笔类结构。 所述长竖笔类Η键,是指汉字整体结构或各间架结构中凡是第一笔形是竖笔形中 最长或较长的即延伸中途未被其它笔形横隔阻断的,均视为长竖笔类结构。 所述短撇笔类J键,是指汉字整体结构或各间架结构中凡是第一个笔形是撇形笔 中最短或较短的且已被其它笔画抵死而不露笔锋者,均视为短撇笔类结构。 所述长撇笔类Κ键,是指汉字整体结构或各间架结构中凡是第一个笔形是撇形笔 中最长或较长即延伸中途未被其它笔画抵住笔锋的,均视为大撇笔类结构,包括斜叉类。 所述左折笔类L键,是指汉字整体结构或各间架结构中凡是竖起笔中先在左边打 折后停止或继续有延伸的,均视为左折笔类结构。 所述右折笔类:;键,是指汉字整体结构或各间架结构中凡是横起笔中先在右边打 折后停止或继续有延伸的,均视为右折笔类结构。 为了充分发挥所述输入法的简单易用性,即便在脱离《陈码十笔检字一览表》情形 下也可实施盲打,为考虑押韵,字母读音用汉拼配字,提示口诀如下:孤点笔Α(阿)多点笔S(斯)平面橫D(德)出头横F(佛)[00311短竖笔G(歌)长竖笔Η(赫)小撇笔J(姬)大撇笔Κ(柯)左折笔L(勒)右折笔:;(末)若为键位更少的终端设备可将"点、横、竖、撇、折"5大类抽象笔形与"Α(点)、S (横)、D(竖)、F(撇)、G(折)"5键输入模式进行直接检字输入便可。 关于"间架结构、零件码、部件码、检索码"的解释: 所述间架结构也叫布局结构,它是汉字整体结构中的第二要素,第一要素是笔形 笔画,例如整体结构的"整"字就是由"束、夂、正"三个部件结构合理搭配而成,这个"搭配" 的关系就是"间架结构"。又如"齅、鬱、爆..."等字各有6~8个部件结构,拆开后便是6~8个 汉字部件码或检索码;所以本输入法中"以汉字整体结构中或间架结构中的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笔形结构为检索对象..."就是这个道理。关于操作原理可参照下例:如"一"字只有 整体结构而无间架结构;"二、三"各有如2个间架结构;"人"字的整体结构只有一撇一捺共 2个零件码,因为捺笔大多是撇笔和右折笔的专配,如"人、入、八、又、木、水...",故应视为1 个部件码或检索码;而n?、口、日、曰、皿、$、月、韦mM、#、廿、,、、、,,,,等等也应 视为1个部件码或检索码;"金"字有2个构件码故应视为2个检索码,也可视为1个检索码; "木"字有1~2个零件码,也可以视为1个检索码;"氺"和"水"字各有2c〇3个零件码或检索 码,也可各视为1个检索码;"我"字共有2~3个零部件码或检索码,也可视为1个大检索码; "们"字有4个零件码或检索码,也可视为2个检索码;"們"字有3个零件码或检索码,本法则 视为3个检索码;"中"字有2个零件码或检索码,故本法自然视为2个检索码;"国"字有2~3 个大小不等零件码或检索码,也可视为内外共2个检索码;"國"字共有6个大小零件码或检 索码,但在本法实际检索中最多只有4个检索笔码;"家"字有2c〇3个零部件码或检索码,故 视为2个检索码。由上述可见,检索笔码多少是随着汉字整体结构中的零部件码多少而定, 但在智能联想检索中,有些次要或叫过度笔码可以省略不检;当输入笔画超过30画以上的 汉字只需检索前4码最后检索末笔确认码也可录入上屏,这是由于各个汉字的组织结构关 系或叫汉字的生理特征为系统提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汉字十类笔形检索输入法,其特征在于:从6万汉字中上千种变化笔形里抽选出10类笔形及对应的300余种经典笔码并统一用逻辑对偶关系进行划分归类与排序;应用时以汉字各间架结构中的第一、第二笔形为检索首要前提,以第三、第四和最末笔形结构为检字附加因素,并将电脑主键盘中间一排的9个字母键和一个符号键共10个键位作为10类笔形的一级检字代码;检索时以10位数字排序将检索结果显示于检索状态栏内,输入时用退格键将排于第一位的红色单字和单字后面的联想词语进行录入上屏,也可用数字键从红字以下者进行选择上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俊杜庆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云葫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