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872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电芯的端部设有绝缘隔圈和弹性导电圈,极耳穿过绝缘隔圈上的孔隙后与弹性导电圈电连接,弹性导电圈上还设有弹性压片,弹性导电圈通过弹性压片与盖板电连接。还设有卡钉,卡钉的一端设有压紧面,并通过压紧面将弹性压片压在弹性导电圈上,卡钉的另一端设有卡槽,绝缘隔圈上设有弹性卡钩,弹性卡钩与卡槽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装配使得极耳与弹性导电圈电连通,从而与盖板连接,无需焊接,提高装配效率。设有绝缘隔圈,可以有效地防止连接的金属导体与壳体或极板之间接触造成的短路。设有弹性压片,保证了极耳与弹性导电圈的间的可靠连接。设有卡钉,消除弹性压片变形而导致的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由负极板、正极板、电解液以及介于正负极板之间防 止短路的隔膜组成。正极板和负极板被做作成薄板或箔状,然后把电极板 及介于其间的隔膜按顺序层叠或者螺旋状缠绕而形成电芯,再把电芯装入 不锈钢、镀镍的铁、铝金属外壳或者叠层软包装薄膜电池容器中,注入电 解液,密封制成电池。其中,电芯与外界的电导通是通过与极板连接的极 耳和极柱或盖板的连接来实现的。目前的通用连接方法是通过超声波焊接或金属熔化焊接的方式将极 板上的多个极耳连接,再将连接好的多个极耳与一金属导体的一端连接导 通,金属导体的另一端与电池壳体的上下端盖板导通连接,从而实现极板 极耳与电池壳体导电柱的导通连接。但是,在电池生产中,该方法操作复 杂,特别是熔化焊接时容易产生金属颗粒的飞溅,对电芯的安全及性能造 成极大的影响,互渗焊接也会由于机械振动及操作不方便而对极耳与极板 的连接形成拉伤而影响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以上缺陷,提出一种电池结构,装配方便,无 需悍接,极耳与导电体接触面积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这种电池,包括电芯、盖板和外壳,电芯的端部伸出有极耳。这种电池的特点在于电芯的端部设有绝缘隔圈和放置在绝缘隔圈上的弹性导电圈,所述极耳穿过绝缘隔圈上的孔隙后与弹性导电圈电连接, 所述弹性导电圈与盖板电连接。所述弹性导电圈与盖板电连接是接触式电连接。还设有弹性压片,所述弹性压片压紧弹性导电圈,所述弹性导电圈通 过弹性压片与盖板电连接。所述绝缘隔圈上设有安装台阶,所述弹性导电圈和弹性压片的外缘卡 固在安装台阶中。所述安装台阶为设置在绝缘隔圈内壁的多个安装卡扣。所述安装台阶为设置在绝缘隔圈内壁的环形安装槽。还设有卡钉,所述卡钉的一端设有压紧面,并通过压紧面将弹性压片 压在弹性导电圈上,所述卡钉的另一端还设有卡槽,所述绝缘隔圈上设有 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卡钩与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盖板和卡钉间还设有可伸縮导体,所述弹性压片通过卡钉和可伸 縮导体与盖板电连接。 所述极耳为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有1. 设有弹性导电圈,通过简单的装配使得极耳与弹性导电圈电连通, 从而与盖板连接,无需焊接,从而消除电池在焊接过程中因金属颗粒的飞 溅对电池性能及安全造成的影响,且提高装配效率;设有绝缘隔圈,可以 有效地防止连接的金属导体与壳体或极板之间接触造成的短路。2. 设有弹性压片,保证了极耳与弹性导电圈的间的可靠连接,增大了 极耳与弹性导电圈的接触面积,克服了现有的焊接工艺的焊接不良造成的 电池内阻过大的问题。3. 设有卡钉,与绝缘隔圈上的弹性卡钩配合,用于抵抗弹性压片的变形,加强连接,消除因弹性压片变形而导致的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的绝缘隔圈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另一种绝缘隔圈的结构图; 图6是图1中的卡钉的结构图; 图7是图1中弹性压片的结构图; 图8是另一种弹性压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电池,如图l、图2和图3所示,包括盖板l、可伸縮导体2、卡 钉3、弹性压片4、弹性导电圈5、绝缘隔圈6、电芯8和电池外壳9。电 芯8的端部伸出有极耳7,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位于电芯8的两个 端部。电芯8的整体形状为圆柱体形,装在圆形的外壳9内。 绝缘隔圈6的外周壁的形状与电池外壳9的内腔配合,其底面放置在 电芯8的端面上。绝缘隔圈6上设有孔隙601,以便于电芯的极耳7能够 从中穿过从底面延伸到另 一面。绝缘隔圈6上叠置有弹性导电圈5,弹性导电圈5上叠置有弹性压片4。 在绝缘隔圈6的外缘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台阶602,弹性导电圈5和弹性 压片4的外缘卡固在安装台阶602中,用于实现快速装配及极耳,以及保 证导电体的可靠接触。如图4,安装台阶602为分布在绝缘隔圈6内侧壁 上的多个安装卡扣,也可如图5所示,安装台阶602为一开设在绝缘隔圈 6内侧壁上的环形安装槽。如图6所示,卡钉3的一端具有压紧面301,并通过压紧面301将弹 性压片4压在弹性导电圈5上,卡钉3的另一端具有卡槽302。在绝缘隔 圈6上与卡槽302相应的位置设有弹性卡钩603 (图3中),卡槽302与弹 性卡钩603相配合,与压紧面301共同作用,将弹性压片4压在弹性导电 圈5上,用于抵抗弹性导电压片的变形,加强连接。弹性导电圈5—方面 可以压紧极耳7,使之能够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它可以导通连接极耳7与 弹性压片4,而弹性压片4卡于绝缘隔圈6外缘内侧的安装台阶602上, 固定并给填充的弹性导电圈5施加预压力。弹性压片4的结构如图7所示,其中心孔穿过卡钉3。另一种弹性压片4的结构如图8所示,其开设有与中心孔连通的缺口 401,在缺口的两侧开设有装配孔402,当将卡钉3卡入中心孔时,可以用 工具插入装配孔402将缺口 401扳开,从而扩张中心?L,便于卡钉3卡入。可伸縮导体2连接在卡钉3与盖板1上的正、负极引线柱间,或连接 在弹性压片4与盖板1上的正、负极引线柱间,从而实现极耳7与盖板1 的电连通。以上电池的装配过程为1) 套绝缘隔圈6。将绝缘隔圈6放置在电芯8的端部,将极耳7从绝 缘隔圈的孔隙601中穿过。2) 压极耳7并填充弹性导电圈5。将极耳7伸出绝缘隔圈6上面的部 分压弯,在其上填充弹性导电圈5,实现极耳7与弹性导电圈5的电连接。3) 卡弹性压片4。将弹性压片4压入绝缘隔圈6内,卡入其安装台阶 602下部,实现弹性导电圈5与弹性压片4的电连接。4) 插入卡钉3。卡钉3下端的卡槽302与弹性卡钩603配合,上部的 压紧面301压紧弹性压片4。用可伸縮导体2连接盖板1和卡钉3或用可 伸縮导体2连接盖板1和弹性压片4,最终实现极耳7与盖板1的电连接。5)电池外壳9与盖板1间密封固定。上述卡钉3、弹性压片4、弹性导电圈5、绝缘隔圈6和极耳7间都是 接触式连接,通过各零部件间的接触压力保证接触紧密,无需焊接。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 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包括电芯(8)、盖板(1)和外壳(9),电芯(8)的端部伸出有极耳(7),其特征在于电芯(8)的端部设有绝缘隔圈(6)和放置在绝缘隔圈(6)上的弹性导电圈(5),所述极耳(7)穿过绝缘隔圈(6)上的孔隙(601)后与弹性导电圈(5)电连接,所述弹性导电圈(5)与盖板(1)电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圈(5)与 盖板(1)电连接是接触式电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弹性压片(4), 所述弹性压片(4)压紧弹性导电圈(5),所述弹性导电圈(5)通过弹性 压片(4)与盖板(1)电连接。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圈(6)上设有 安装台阶(602),所述弹性导电圈(5)和弹性压片(4)的外缘卡固在安 装台阶(602)中。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8)、盖板(1)和外壳(9),电芯(8)的端部伸出有极耳(7),其特征在于:电芯(8)的端部设有绝缘隔圈(6)和放置在绝缘隔圈(6)上的弹性导电圈(5),所述极耳(7)穿过绝缘隔圈(6)上的孔隙(601)后与弹性导电圈(5)电连接,所述弹性导电圈(5)与盖板(1)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泰刘方朱礼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