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对辊涂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736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对辊涂胶装置,包括涂胶机底座,所述涂胶机底座上端靠近两侧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框,两组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机构,两组所述固定框的前端设置有清洁机构,两组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设置有两组涂胶辊,两组所述固定框中一组固定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两组所述涂胶辊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调节机构的包括固定设置在两组固定框内侧的固定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对辊涂胶装置,第一电机启动带动转轴以及连接的一组同步轮进行旋转,配合带动啮合的四组齿轮与活动杆进行旋转,使得螺纹连接的两组连接块沿着两组限位开口滑动,实现对两组涂胶辊之间的距离的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涂胶机,特别涉及一种双对辊涂胶装置


技术介绍

1、双辊涂胶机主要由上下涂胶辊及胶槽等组成,下涂胶辊下部浸于胶槽内,上涂胶辊的胶液由下涂胶辊传递。单板从两涂胶辊中间通过时,与涂胶辊接触使辊筒上的胶液涂覆在单板的上下表面。涂胶量的大小主要靠调整上下涂胶辊的间隙和上涂胶辊的压力。单板越厚、越窄,辊筒对单板的压力越大,涂胶量越小;反之,涂胶量越大。辊筒上沟纹的形状和数量对施胶量也有影响。传统的双对辊涂胶机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尺寸板材加工,另一种是多种尺寸板材加工,对于多种尺寸板材加工的涂胶机来说,首先需要根据单板的厚度,停机之后,手动进行调整上下涂胶辊的间隙,当单板数量繁多且厚度不一时,生产效率底下,费时费力,且人工进行调节时,标准不一,易导致单板涂胶厚度不标准;另外当单板表面存在杂质、残渣时,直接进行涂胶工作,易影响单板涂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对辊涂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p>

3、一种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对辊涂胶装置,包括涂胶机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机底座(1)上端靠近两侧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框(2),两组所述固定框(2)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机构(3),两组所述固定框(2)的前端设置有清洁机构(4),两组所述固定框(2)的内侧设置有两组涂胶辊(5),两组所述固定框(2)中一组固定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6),两组所述涂胶辊(5)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7),所述调节机构(3)的包括固定设置在两组固定框(2)内侧的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上端靠近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电机(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3),所述固定板(31)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对辊涂胶装置,包括涂胶机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机底座(1)上端靠近两侧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框(2),两组所述固定框(2)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机构(3),两组所述固定框(2)的前端设置有清洁机构(4),两组所述固定框(2)的内侧设置有两组涂胶辊(5),两组所述固定框(2)中一组固定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6),两组所述涂胶辊(5)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7),所述调节机构(3)的包括固定设置在两组固定框(2)内侧的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上端靠近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电机(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3),所述固定板(31)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连接杆(34),所述转轴(33)与两组连接杆(34)的外侧均固定套接有同步轮(35),三组所述同步轮(35)中相邻两组外侧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36),两组所述固定框(2)的内侧均活动设置有两组活动杆(37),四组所述活动杆(3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38),两组所述连接杆(3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齿盘(39),两组所述涂胶辊(5)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块(310),两组所述固定框(2)对应上侧的连接块(310)前后侧位置均开设有限位开口(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对辊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涂胶辊(5)与两组第二电机(7)为固定连接,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双高永刚刘朝峰梁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安特威盾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