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佐夫色绿藻发酵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657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藻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佐夫色绿藻发酵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方法,该方法将佐夫色绿藻的发酵培养过程分为细胞生长阶段和诱导虾青素积累阶段,在细胞生长阶段以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即在pH6.0‑7.0和全营养型基础培养基和生长补料培养基条件下快速增长至170‑180g/L的高密度生物质,接着将pH控制在3‑5或8‑10范围内并提供缺氮和/或缺磷的诱导补料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以胁迫藻细胞快速积累虾青素。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提高细胞中虾青素的含量(%,DCW),还能提高发酵液中细胞干重(增加细胞数量),借此可大大提高发酵液中虾青素的产量,使佐夫色绿藻发酵生产天然虾青素具有很好的商业转化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藻生物,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佐夫色绿藻发酵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虾青素是一种脂溶性紫红色酮式类胡萝卜素,不仅具有较强的着色能力,还拥有超强抗氧化能力和多种生物学功能。人工合成虾青素大多作为饲料添加剂,但人工合成虾青素多为顺式结构。相比于合成虾青素,天然反式结构虾青素在结构、功能、应用和安全性等方面更具优势,同浓度天然虾青素的生物吸收效果、着色能力、抗氧化活性和生物效价更高。目前,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天然虾青素是最常见的方法,但面临着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且不稳定、易污染等技术问题,导致天然虾青素的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所需。

2、近年来,绿藻门小球藻属中的佐夫色绿藻(chromochloris zofingiensis)因其能在异养高密度培养下积累虾青素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可能成为藻源天然虾青素生产的替代性藻种来源。然而目前的异养模式下佐夫色绿藻虾青素产量很低(发酵10天约0.15g/l左右),极大制约了佐夫色绿藻作为天然虾青素来源的商业化开发进程。为了提高异养培养下佐夫色绿藻的虾青素产量,最常用的方法是使佐夫色绿藻在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佐夫色绿藻发酵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佐夫色绿藻藻种接种到发酵罐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培养温度为22-30℃,通风比vvm为0.5-2:1,搅拌速度和溶解氧偶联控制使溶解氧控制在5-80%;基础培养基为改良Endo培养基;发酵培养过程分为细胞生长阶段和诱导虾青素积累两个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过程中用氨水或2-4M的NaOH溶液控制发酵液的pH在要求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培养基和生长补料培养基中,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氯化铵,磷源为磷酸二氢钾;基础培养基中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佐夫色绿藻发酵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佐夫色绿藻藻种接种到发酵罐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培养温度为22-30℃,通风比vvm为0.5-2:1,搅拌速度和溶解氧偶联控制使溶解氧控制在5-80%;基础培养基为改良endo培养基;发酵培养过程分为细胞生长阶段和诱导虾青素积累两个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过程中用氨水或2-4m的naoh溶液控制发酵液的ph在要求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培养基和生长补料培养基中,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氯化铵,磷源为磷酸二氢钾;基础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20±2g/l,氯化铵浓度为1.5±0.15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2±0.02g/l;生长补料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750±20g/l,氯化铵浓度为18-37.5g/l,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虎陈宝峰胡晗华潘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