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低品位磷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6266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浸矿技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从湖北铜禄山铜矿酸性水坑中取样分离得到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低品位磷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样;2)菌株的富集分离及驯化;3)磷的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有益效果是:1.菌株活性高,耐性好:浸磷率高。2.成本低,降低了大量昂贵药剂配置培养液的成本,且该液体培养基中不用额外加入磷化合物。3.充分利用了磷矿石自身伴生的黄铁矿和磷矿中磷作为细菌生长能源物和营养物,有利于磷矿中伴生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4.环境友好:使用的酸性菌液量少,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浸矿技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从湖北铜禄山铜矿酸性水 坑中取样分离富集驯化得到氧化亚铁硫杆菌,应用于低品位磷矿浸出的氧化亚铁硫杆菌浸 出低品位磷矿的方法。
技术介绍
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元素。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磷矿生产 国和消费国,国内磷矿需求量一直呈增长之势,我国高品位富磷矿仅能满足国内至2013年 的需求。我国磷矿储量虽然比较大,但是贫矿多,富矿少,80%以上是中低品位矿,P2O5的含 量平均在17%左右,且含有害杂质较多。利用传统的选矿或化学方法加工十分困难且在经 济上也不尽人意,还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要解决我国磷矿资源面临贫化和短缺的危 机,积极开展环境友好的低品位磷矿资源利用是实现我国农业和磷化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必由之路。生物浸出技术由于反应温和、环境友好、能耗低、流程短,已经成为世界上资源综 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在国内,微生物浸矿的研究最早起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对铜官山铜矿进行了实验研究。八十至九十年代,中科院微生物所等 分别对铜、镍等低品位矿的生物提取及高砷金矿预氧化的理论及工艺进行了广泛的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低品位磷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聚:1)取样:将用牛皮纸扎好的取样瓶与取样勺用高压灭菌器高压灭菌,在取样点打开牛皮纸,用酒精灯烧灼瓶口,用取样勺从酸性水坑中取样至取样瓶二分之一处,迅速扎好牛皮纸带回;2)菌株的富集分离及驯化:富集分离:将采集到的水样在无菌条件下以10%的接种量接入置入温度为30℃,转速为140r/min的恒温摇床中震荡培养;当9K基础培养基溶液的颜色由浅绿色开始变为红棕色时,取出菌液10mL转接到新鲜的9K液体培养基中二磷浓度,根据实验前后溶液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变化,计算磷矿石中磷的浸出率,28天浸磷率为75.00%~78.43%。继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泽吕早生张永德吴敏李凌凌袁向利黄秋香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