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电视背光调整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6042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液晶电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液晶电视背光调整的方法及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检测观看者离液晶电视的距离和液晶电视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液晶电视的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b.根据所述的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调整所述液晶电视背光电压,所述的液晶电视根据所述的背光电压控制背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环境光、观看者距离电视屏幕的距离、观看者属性和液晶屏亮度之间关系,在给用户以最佳视觉感受的同时,间接保护人眼视力,实现人眼保护与画面收视效果的和谐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视
,尤其涉及液晶电视背光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晶电视机背光调节方式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通常是将调节自变量留给用户自行调节,其实现较简单;而通过外界环境光反馈(如光 敏传感器)实现背光自动调节的称之为被动式背光调节。主动式调节方式不能 对外界环境变化如环境光大小的改变实时响应调整,而仅采用光敏传感器检测 外界环境光的变化来实现液晶屏幕亮度映射变化,是单变量的,这种单变量调 节方式存在缺点是1、 检测装置(光敏传感器)得到的外界亮度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眼感受到的 环境光亮度。这是由于检测装置和人眼处于不同的位置,受光源位置影响,光 能是以光源为中心点状发散,现场亮度存在非均匀性。2、 画面亮度仅随环境光变化,夜晚等低环境光照度条件下,画面亮度也随 之降低,这时观看者距画面稍远时,便很难享受到画面中细节变化;反之,在 白天等高环境光照度条件下,画面亮度也要提高,这时观看者距画面稍近时, 便易发生眩目、眨眼、动态画面闪烁感明显增强,人眼不适感和疲劳增加。3、 此外,观看者年龄、性别、区域等差异也影响到实际的视觉感受。 因此,对于被动式背光调节系统,应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不同的检测装置,引入多变量检测背光调节系统,其目的是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视觉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电视背光调整的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晶电视背光不能根据多变量自动调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晶电视背光调整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 检测观看者离液晶电视的距离和液晶电视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然后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液晶电视的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b、 根据所述的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调整所述液晶电视背光电 压,所述的液晶电纟见4艮据所述的背光电压控制背光。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al、检测所述液晶电视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最佳基 准亮度值L2;a2、检测观看者离所述液晶电视的距离,获取可变视距,根据所述的最佳 基准亮度值L2和可变视距确定所述可变视距对应的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 度值Ld;a3、根据所述Ld确定所述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 其中步骤al具体包括检测所述液晶电视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确定所述最佳基准亮度值L2 为所述环境光亮度的11倍。 其中步骤a2具体包括a21、检测观看者离所述液晶电视的距离,获取可变视距; a22、设定所述最佳基准亮度值对应的视距为3倍所述液晶电视显示屏高度 h,采用预设定值法确定视距为lh对应的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l和 视距为3h对应的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3,然后确定所述可变视距对 应的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d。 其中步骤a3具体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属性系数,根据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等于所述 可变视距对应的液晶屏幕平均有用亮度值Ld和所述属性系数的乘积确定所述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b 1 、根据所述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从PWM取样点寄存器中读 取PWM取样点寄存器值,然后根据所述的取样点寄存器值调整所述液晶电视 的背光电压;b2、所述的液晶电#见4艮据所述的背光电压控制背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 一种液晶电视背光调整的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距离检测 模块、环境光检测模块、MCU和背光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距离检测模块与所述的MCU相连,用来检测观看者离液晶电视的可 变视距,并用来将检测结果传输到所述的MCU;所述的环境光检测模块与所述的MCU相连,用来检测所述液晶电视所处 的环境光亮度,并用来将^企测结果传输到所述的MCU;所述的MCU用来根据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和距离检测模块传输的检测结 果确定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并用来根据所述的屏幕平均有用亮度 值L确定所述液晶电视背光电压后向所述背光控制模块输出;所述背光控制模块与所述MCU相连,用来根据所述MCU输出的背光电 压调整所述液晶电视背光。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观众属性输入模块,用来供液晶电视观众输入属性系数, 所述MCU用来根据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和距离检测模块传输的检测结果以及 所述的属性系数确定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所述的MCU用来根据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传输的检测结果确定最佳基准 亮度值L2,并用来根据距离检测模块传输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可变视距对应的 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d,根据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等于所 述可变视距对应的液晶屏幕平均有用亮度值Ld和所述属性系数的乘积确定所 述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所述的系统还包括PWM取样点寄存器,所述的MCU用来根据所述的液晶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从PWM取样点寄存器中读取PWM取样点 寄存器值,根据所述的取样点寄存器值确定所述液晶电视的背光电压。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检测与观看者视觉感受密切相关的因素, 如观看者距离电视屏幕的距离、环境光亮度等,然后根据检测结果以及观看者 属性调整液晶电视背光,从而实现对电视画面亮度的自动调整的技术方案,本 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环境光、观看者距离电视屏幕的距离、观看者属性和 液晶屏亮度之间关系,在给用户以最佳视觉感受的同时,间接保护人眼视力, 实现人眼保护与画面收碎见效果的和谐统一。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背光调节系统原理框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L1、 L2和L3分别与h、 2h和3h的对应关系;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检测与电视观众视觉感受密切相关的因 素,如观众距离电视屏幕的距离、环境光亮度等,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电视 画面亮度,从而实现对电视画面亮度的自动调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 环境光检测模块检测环境光亮度,然后MCU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得到最 佳基准亮度值L2,即确定环境光系数Ls为1.0;2、 距离检测模块检测观看者距离电视屏幕的距离,然后MCU根据检测结 果计算可变视距对应的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d;3、 用户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年龄属性系数5;4、 MCU根据1 = ^ x ^ "计算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L;5、 电视系统根据L确定背光控制电压,实现对液晶电视背光的调整。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检测观看者离液晶电视的距离的原因是由人眼的复杂性决定的,其对屏幕 亮度的适应性还体现在与屏幕的距离上。观看者离画面的距离越近,人眼感受 到画面光刺激越强,眼睛越容易感到不适和疲劳,如眨眼、流泪、干涩等会增加;反之,观看者到画面距离较远,而画面亮度如不适当提高,人眼便感觉画 面暗、灰,细节部分难以体现。检测环境光的原因是由于电视机画面亮度与环境光大小关系密切,经验表 明当两者比值约为11:1时人眼感觉最舒适。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给出居住建筑起 居室的照度要求是1001x,亮度约为20~24cd/m2,这种环境光下电视画面设置 亮度为260cd/n^效果较好。电视画面亮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好,过低图像层次感 较差,过高画面对比度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电视背光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检测观看者离液晶电视的距离和液晶电视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液晶电视的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亮度值L; b、根据所述的液晶屏幕画面平均有用 亮度值L调整所述液晶电视背光电压,所述的液晶电视根据所述的背光电压控制背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常省陈纪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