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架空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汽车日益增多,城市交通面临极大问题,既有铁路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原有铁路桥涵路幅较窄,已无法满足当前的交通出行要求,另一方面,原有桥涵的位置、数量已经无法与后期的城市干道相匹配,需要在营业铁路线上增建桥涵以适应当地的交通发展需求。
2、在既有铁路下方施工时,箱型框架结构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普遍采用 “顶进法”的施工建造方法将之前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的箱形框架,利用千斤顶以及后背支撑等将其顶入铁路路基当中,即可建成铁路立交桥,但是“顶进法”在施工过程存在程序繁杂,作业周期长,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
3、还有的是利用浇筑架空装置对铁轨进行架空处理,使得在施工期间不中断铁路的运营,减少对既有交通的干扰,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但这种方式不便于调整轨道标高,因而施工过程中,容易引起铁轨的沉降,进而难以保证铁路正常运营安全。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轨道架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架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排可调支撑组件,每排所述可调支撑组件的延伸方向均与钢轨(11)平行;所述可调支撑组件包括基础板(1),所述基础板(1)的下方设有多根用于深入地下的锚杆(2),基础板(1)的上方设有支撑组件一(3),所述支撑组件一(3)的上方设有支撑组件二(4),所述支撑组件二(4)的上方设有用于承载轨枕(10)的纵梁(6),所述轨枕(10)的上方固设有两条平行的钢轨(11);所述纵梁(6)上设有针对轨枕(10)的限位槽(6-1);所述轨枕(10)、纵梁(6)以及支撑组件二(4)通过夹持组件(8)、联动组件(9)关联设置。
2.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架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排可调支撑组件,每排所述可调支撑组件的延伸方向均与钢轨(11)平行;所述可调支撑组件包括基础板(1),所述基础板(1)的下方设有多根用于深入地下的锚杆(2),基础板(1)的上方设有支撑组件一(3),所述支撑组件一(3)的上方设有支撑组件二(4),所述支撑组件二(4)的上方设有用于承载轨枕(10)的纵梁(6),所述轨枕(10)的上方固设有两条平行的钢轨(11);所述纵梁(6)上设有针对轨枕(10)的限位槽(6-1);所述轨枕(10)、纵梁(6)以及支撑组件二(4)通过夹持组件(8)、联动组件(9)关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架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一(3)包括与所述基础板(1)固定连接的底板(3-2),所述底板(3-2)的上方设有顶板(3-1),所述底板(3-2)、顶板(3-1)之间设有多根支撑杆(3-3),底板(3-2)、顶板(3-1)之间还设有圆柱状外壳(3-4),所述外壳(3-4)上设有注浆口一(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架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二(4)包括位于所述顶板(3-1)上方的支撑板(4-4),所述支撑板(4-4)的底部设有螺杆一(4-7),支撑组件二(4)还包括固设在顶板(3-1)上的螺杆二(4-8),所述螺杆一(4-7)、螺杆二(4-8)通过与二者螺接的连接筒(4-9)连接,支撑板(4-4)、顶板(3-1)之间设有多根伸缩管(4-5),所述伸缩管(4-5)的外部套设有张力弹簧(4-6),所述张力弹簧(4-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4)、顶板(3-1)抵接,顶板(3-1)上设有下筒体(4-1),支撑板(4-4)下方设有贴合所述下筒体(4-1)内壁滑动的上筒体(4-2),所述上筒体(4-2)上设有注浆口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茂,陆向民,马贤尚,陈明,刘凤超,胡茂龙,郑育林,梁润辉,胡艳龙,王文钧,陈骑鹍,赵晨,浩斯巴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