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具体涉及一种锅体和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1、空气炸锅是常用的一种烹饪器具,在处理食材时,热风难以抵达食材底部,容易受热不足,食材香味激发不充分。相关技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在其锅体底部胶粘方式一块炭板,利用炭材料的远红外效应,可以提升食材的香味和品质。本申请的技术人认识到,采用胶粘方式将炭板连接到钣金件锅体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采用颗粒烧结制成的炭制品表面硬度较低、表层容易剥落,采用胶粘方式容易脱落,结合强度较差;二是炭制品机加工性能较差,不易制作溢胶槽等细小结构,无法控制溢胶量,胶粘时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锅体,该锅体具有炭板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3、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气炸锅。
4、本技术实施例的锅体包括本体、压板和炭板,所述本体内具有烹饪腔;所述压板与所述本体的底壁相连;所述炭板夹置于所述压板和所述本体的底壁之间。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锅体,在炭板与本体配合到位后,将压板与本体相连,即可将炭板夹置于压板和本体的底壁之间,实现炭板在本体上的安装。其中,通过压板将炭板压接在本体上的方式,相比于炭板与本体粘接的方式,不但有效提高炭板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也有效避免炭板与本体连接处产生溢胶而影响锅体的外形美观度。
6、可选地,所述本体的底壁包括连接板,所述压板与所述连
7、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环板、过渡套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的内周沿与所述过渡套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环板的外周沿与所述过渡套的第二端相连;
8、所述压板包括连接部和压紧部,所述连接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环板相连,所述压紧部位于所述第二环板背离所述烹饪腔的一侧,所述炭板配合在所述过渡套内,所述炭板的外周沿夹置于所述压紧部和所述第二环板之间。本技术的锅体设置炭板配合在过渡套内且其外周夹置于压紧部和第二环板之间,使得压紧部对炭板的压紧力不受第一环板与连接板连接状态的影响,压紧部对炭板在第二环板上的压紧可靠、稳定。
9、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压紧部均为环形板状,所述连接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压紧部的外周面相连,所述压紧部的内径和外径之差为h,所述压紧部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之差为l,所述炭板的外径为k,其中,0.2l≤h≤l,l≤0.5k;所述压板为一体式或包括沿所述连接板的周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压板块。本技术的锅体设置0.2l≤h≤l,l≤0.5k,一方面避免炭板与压紧部之间的重叠尺寸过小而导致对炭板的压紧强度不够,还避免炭板易因此受剪切应力断裂,另一方面也避免炭板与压紧部之间的重叠尺寸过大而导致炭板被遮挡面积过渡,进而导致影响远红外效果。
10、可选地,所述锅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夹置于所述第二环板和所述炭板之间,和/或,所述密封件夹置于所述过渡套和所述炭板之间。本技术的锅体通过设置密封件封堵第二环板和炭板之间的缝隙,和/或,封堵过渡套和炭板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了炭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在连接板设有开口时,炭板对开口的封闭可靠性更高。
11、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夹置于所述第二环板和所述炭板之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环板的内径和外径之差。本技术的锅体通过设置密封圈的宽度小于等于第二环板的内径和外径之差,有效避免密封圈宽度过大而导致挤压变形后不可控,由此有效保证第二环板和炭板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环板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连接有多个螺母,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所述螺母一一对应的多个连接孔,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对应的螺母螺纹相连。本技术的锅体通过螺栓实现第一环板与连接部的相连,使得第一环板与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高,且炭板的拆装方便。
13、可选地,所述连接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孔段、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和所述第三孔段的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螺母容置于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螺栓的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二孔段内,所述螺栓的头部容置于所述第三孔段内。本技术的锅体设置第一孔段和第三孔段,有效避免螺母和螺栓的头部外露,保证连接部的上表面与第一环板的下表面贴合接触,进而保证连接部与第一环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还避免连接部的下表面有凸起而影响锅体的外形美观度。
14、可选地,所述压板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设有多个减薄槽。本技术的锅体在压板的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设置多个减薄槽,在起到减重和减少用料的同时,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上能够相应成型加强筋结构,以保证压板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锅体。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锅体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底壁包括连接板(11),所述压板(2)与所述连接板(11)相连,所述炭板(3)夹置于所述压板(2)和所述连接板(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包括第一环板(111)、过渡套(112)和第二环板(113),所述第一环板(111)的内周沿与所述过渡套(11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环板(113)的外周沿与所述过渡套(112)的第二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和所述压紧部(22)均为环形板状,所述连接部(21)的内周面与所述压紧部(22)的外周面相连,所述压紧部(22)的内径和外径之差为H,所述压紧部(22)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21)的外径之差为L,所述炭板(3)的外径为K,其中,0.2L≤H≤L,L≤0.5K;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夹置于所述第二环板(113)和所述炭板(3)之间,和/或,所述密封件夹置于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夹置于所述第二环板(113)和所述炭板(3)之间的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环板(113)的内径和外径之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板(111)朝向所述连接部(21)的一侧连接有多个螺母(5),所述连接部(21)设有与所述螺母(5)一一对应的多个连接孔(211),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211)并与对应的螺母(5)螺纹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21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孔段(2111)、第二孔段(2112)和第三孔段(2113),所述第一孔段(2111)的直径和所述第三孔段(2113)的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二孔段(2112)的直径,所述螺母(5)容置于所述第一孔段(2111)内,所述螺栓的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二孔段(2112)内,所述螺栓的头部容置于所述第三孔段(21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设有多个减薄槽(23)。
10.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锅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底壁包括连接板(11),所述压板(2)与所述连接板(11)相连,所述炭板(3)夹置于所述压板(2)和所述连接板(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包括第一环板(111)、过渡套(112)和第二环板(113),所述第一环板(111)的内周沿与所述过渡套(11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环板(113)的外周沿与所述过渡套(112)的第二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和所述压紧部(22)均为环形板状,所述连接部(21)的内周面与所述压紧部(22)的外周面相连,所述压紧部(22)的内径和外径之差为h,所述压紧部(22)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21)的外径之差为l,所述炭板(3)的外径为k,其中,0.2l≤h≤l,l≤0.5k;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夹置于所述第二环板(113)和所述炭板(3)之间,和/或,所述密封件夹置于所述过渡套(112)和所述炭板(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武,吕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