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553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逆变器控制中的d轴和q轴电压的参考值、锁相环的输出数据和电网的额定角频率;基于锁相环负电阻特性,结合收集到的锁相环输出数据和电网额定角频率,对d轴和q轴电压的参考值进行计算,获取电压补偿值;利用动态调整算法对电压补偿值进行平滑处理后,再通过滤波器进行滤波,获取优化后的电压补偿值,将优化后的电压补偿值反馈至逆变器控制中的d轴和q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逆变器电流矢量控制中巧妙地引入负反馈调节,提升了系统的功率输出能力和稳定性,使其在功率变化频繁的低压配电网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增强了配电网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改进,尤其涉及一种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矢量电流控制方案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策略。通过对电流进行精确的调节,这种方案可以确保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稳定运行,从而有效地实现电能的转换和传输。然而,当这种控制方案应用于低压配电网或弱电网条件下时,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2、低压配电网通常指的是电压较低、电力传输距离较短、负载变化较大的电力系统。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矢量电流控制方案由于在系统动态响应和抗扰能力上存在一定局限,容易出现系统不稳定的情况。当负载突然发生变化或外部扰动因素影响时,传统控制方案可能无法快速而准确地响应,导致电网运行出现问题。此外,低压配电网下的电网容量限制以及弱电网条件下的功率传输能力限制也进一步凸显了传统矢量电流控制方案在这些特殊环境下的不足之处。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低压配电网条件下,传统矢量电流控制方案的局限性愈发显现。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技术和方法,并综合考虑系统设计和配网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以提高逆变器系统在低压配电网下的稳定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逆变器控制中的d轴和q轴电压的参考值、锁相环的输出数据和电网的额定角频率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锁相环负电阻特性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d轴和q轴电压的参考值进行计算,获取电压补偿值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动态调整算法对所述电压补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逆变器控制中的d轴和q轴电压的参考值、锁相环的输出数据和电网的额定角频率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锁相环负电阻特性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d轴和q轴电压的参考值进行计算,获取电压补偿值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低压配电网的逆变器改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动态调整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友卓宋子宏付宇肖小兵杨叶奎王扬刘安茳李新皓樊磊刘卓娅郝树青苗宇张锐锋陈宇蔡永翔杨喻青吴凯王硕焦杨芳李兴涛李跃吴鹏张恒荣张洋邓松黄如云王冕吕黔苏龙秋风李前敏王卓月班诗雪何明君张松樊科何肖蒙何心怡丁江桥代吉玉蕾郑书毅黎安俊华龙吴聪聪金庆远吴应双熊锦航刘亮王明伟王竹陈开雷田橙李华鹏杨忠潘富祥周西南郭刀何鹏李巍罗朝逸汤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