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的显示膜组光学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490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化的显示膜组光学膜,包括反射片,反射片的顶面设置有导光聚光结构,导光聚光结构的顶面设置有上棱镜片,上棱镜片的顶面设置有保护片,导光聚光结构的侧壁设置有LED,导光聚光结构的材质为PC,导光聚光结构的底面通过激光加工工艺设置有若干个网点,网点的高度为5um至15um,网点的点径为5um至30um,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网点的点径为5um至30um,使得网点不需要扩散片进行遮瑕,成功实现了对显示膜组光学膜的减薄化,又利用了网点的高度为10um至15um,使得导光板和下棱镜片之间的网点足以支撑起空气层,降低了使用故障率,利用了导光纠光机构的材质为PC,使得可以直接在其上表面基材成型下棱镜片,进一步减薄,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光通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化的显示膜组光学膜


技术介绍

1、在显示膜组中,光学膜通常包括各种光学元件和组件,这些元件被精确设计和组合,以控制光线的传播路径、方向和强度,从而确保图像能够清晰、准确地呈现在显示屏上。

2、参照图3所示,现有的光学膜一般包括有反射片、导光板、下棱镜、上棱镜、扩散片、led、保护片,其中,上棱镜、下棱镜、保护片和扩散片的底面均设置有支撑颗粒,用于支持空气层的存在,进而提高光效率和混光效果等,导光板的底面设置有网点,用于均光作用,而网点的成型工艺一般通过印刷、热压、注塑或喷墨,并且网点凸起高度偏低,一般小于2um,同时,由于网点的点径较大,易被人肉眼观察到,因此导光板的上层一般会设置有扩散片,用于遮瑕,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3、由于现有光学膜中的导光板上的网点的点径一般大于等于40um,需要设置扩散片进行遮瑕,而光学膜为实现遮蔽功能并能确保信赖性,其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难以进一步实现薄化,同时,由于现有导光板的上表面为了不增加遮瑕难度通常保持光滑,这使得扩散片的底面需要设置有支撑颗粒,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化的显示膜组光学膜,包括反射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1)的顶面设置有导光聚光结构,所述导光聚光结构的顶面设置有上棱镜片(4),所述上棱镜片(4)的顶面设置有保护片(5),所述导光聚光结构的侧壁设置有LED(9),所述导光聚光结构的材质为PC,所述导光聚光结构的底面通过激光加工工艺设置有若干个网点(7),所述网点(7)的高度为5um至15um,所述网点(7)的点径为5um至30u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的显示膜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聚光结构包括有导光板(2)和下棱镜片(3),所述导光板(2)的上表面通过激光加工工艺设置有若干个网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的显示膜组光学膜,包括反射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1)的顶面设置有导光聚光结构,所述导光聚光结构的顶面设置有上棱镜片(4),所述上棱镜片(4)的顶面设置有保护片(5),所述导光聚光结构的侧壁设置有led(9),所述导光聚光结构的材质为pc,所述导光聚光结构的底面通过激光加工工艺设置有若干个网点(7),所述网点(7)的高度为5um至15um,所述网点(7)的点径为5um至30u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的显示膜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聚光结构包括有导光板(2)和下棱镜片(3),所述导光板(2)的上表面通过激光加工工艺设置有若干个网点(7),所述下棱镜片(3)置于导光板(2)的上方,所述led(9)靠近导光板(2)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的显示膜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棱镜片(3)的上表面设置有棱镜结构(6),所述棱镜结构(6)靠近上棱镜片(4)底面的一端扰动差异设置,所述上棱镜片(4)的上表面设置有棱镜结构(6),所述棱镜结构(6)靠近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颖博张亚荣许明吉刘康仲刘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