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车身,特别是涉及一种a柱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a柱与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密切相关,a柱折断或者变形量过大直接影响驾驶员及前排乘客的生命安全,同时a柱也是车辆车门铰链安装的关键部件。
2、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平开式车门的a柱结构仅需要考虑其水平向外开启过程中的受力,而剪刀式车门则需要通过铰链装配在a柱结构上并实现上下开启,因此,若在常见的平开式车门的a柱结构上安装剪刀式车门,往往容易造成剪刀式车门在使用过程中的下沉;并且,相关技术中的安装有剪刀式车门的车辆在受到前碰时,车辆a柱结构易发生大幅变形,如此将会导致剪刀式车门的铰链发生较大位移而难以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a柱结构易发生大幅变形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a柱结构及车辆。
2、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a柱结构,包括a柱外加强板、a柱上加强件和安装在前围上纵梁上的上纵梁加强板;所述a柱上加强件包括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以及用于安装车门上装配件的第一安装板,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外加强板、A柱上加强件和安装在前围上纵梁上的上纵梁加强板;所述A柱上加强件包括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以及用于安装车门上装配件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以及所述第一安装板均焊接在所述A柱外加强板上,所述上纵梁加强板连接所述A柱外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加强板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车门上装配件运动包络的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加强板包括加强本板、第三翻边以及第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外加强板、a柱上加强件和安装在前围上纵梁上的上纵梁加强板;所述a柱上加强件包括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以及用于安装车门上装配件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以及所述第一安装板均焊接在所述a柱外加强板上,所述上纵梁加强板连接所述a柱外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加强板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车门上装配件运动包络的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加强板包括加强本板、第三翻边以及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设置在所述加强本板后端且用于连接所述a柱外加强板;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间隔设置并用于连接所述前围上纵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结构还包括限位加强件,所述限位加强件包括限位加强板、设置在所述限位加强板前侧的第五翻边,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加强板后侧的第六翻边;所述第五翻边、所述第六翻边以及所述限位加强板均焊接在所述a柱外加强板上;所述第五翻边上设有用于安装车门限位器的限位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结构还包括用于安装车门下装配件的a柱下加强件,以及连接所述a柱外加强板的a柱内加强板,所述a柱下加强件安装在所述a柱外加强板上,所述a柱内加强板和所述a柱外加强板之间设有安装腔,所述a柱上加强件以及所述a柱下加强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中且连接所述a柱外加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下加强件包括第七翻边、第八翻边,以及用于安装车门下装配件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七翻边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前侧;所述第八翻边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后侧;所述第七翻边、所述第八翻边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均焊接在所述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褚安华,陶军,耿富荣,徐希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