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短距离频繁刹车工况下的制动转换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461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短距离频繁刹车工况下的制动转换方法,其包括:叉车行驶时,叉车实际行驶距离不大于3.5倍叉车长度时,则判断叉车为短距离频繁刹车工况;然后分别检测叉车前、后轮的实时载荷;根据实时载荷变化,计算分配到前、后制动钳上的制动力及分配系数;根据制动力大小来控制分别与前、后制动钳连接的流量比例阀的开口比例,以控制进入前、后制动钳的进油量及压力;两个流量比例阀的电信号与泵电机连接,用于控制泵电机的转速。同时还公开了基于短距离频繁刹车工况下的制动转换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重型电动叉车的前、后轮同时进行制动,从而能快速、平稳的降低车速,大大提高整车在制动时的平稳性和运行安全性,并实现制动系统能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叉车的制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短距离频繁刹车工况下的制动转换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动叉车是一种以蓄电池为源动力进行驱动的叉车,其通过电力带动电机和油压系统进行工作,实现行走和装卸功能。其电动转向系统、加速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以及刹车系统都由电信号来控制。

2、目前现有的重型电动叉车(10吨以上)的制动主要采用的是前轮钳盘制动,而后轮在重型电动叉车中主要承担转向功能,常采用液压或电动助力转向。其中钳盘制动器通过摩擦原理将叉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减速和停车。具体的是当需要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或操作制动开关,这时控制单元接收到制动指令,并通过制动管路向制动钳传递压力信号,推动制动摩擦片向制动盘靠近而产生的摩擦力逐渐增大,从而产生制动力矩,使叉车减速或停车。

3、这种制动方式既保证了叉车的制动性能,又兼顾了转向的灵活性,但这种制动方式也存在以下缺点:

4、1)受限于现有驱动桥、车体及叉车起重系统布置方式散热条件不好的现状,叉车在短距离频繁刹车工况时,仅靠驱动桥两侧的钳盘制动器吸收动能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短距离频繁刹车工况下的制动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前、后制动钳制动时产生的扭矩分别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流量比例阀的开口比例即为前、后制动钳所需油量比,其是根据Q1·Fb2=σ·Q2·Fb1得出Q1和Q2之间的关系,其中Q1为前制动钳所需油量,Q2为后制动钳所需油量,σ-联合工作的修正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电机的转速Vb为510-1370r/min,前、后制动钳总进油量Q1+Q2为11-...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短距离频繁刹车工况下的制动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前、后制动钳制动时产生的扭矩分别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流量比例阀的开口比例即为前、后制动钳所需油量比,其是根据q1·fb2=σ·q2·fb1得出q1和q2之间的关系,其中q1为前制动钳所需油量,q2为后制动钳所需油量,σ-联合工作的修正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电机的转速vb为510-1370r/min,前、后制动钳总进油量q1+q2为11-18.6l/min,齿轮泵输出油压力为8.5-13.4mpa。

5.一种基于短距离频繁刹车工况下的制动转换系统,包括安装在驱动桥上的前、后轮,所述前、后轮上分别安装有前、后制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制动钳的进油端均与制动力分配单元控制器(6)的出油端连接,所述制动力分配单元控制器(6)的进油端通过加速踏板(5)与齿轮泵(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力分配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峻毕胜吴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