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歧管、发动机和进气歧管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450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气歧管、发动机和进气歧管的设计方法,包括:进气口;进气支管进气口的气体流向进气支管;稳压腔设置于进气口与进气支管之间,稳压腔相互之间隔离;预稳压腔设置于进气口与稳压腔之间,与稳压腔通过分板隔离,至少两个稳压腔分别通过连通孔与预稳压腔连通,连通孔沿分板的延伸方向布置。通过增加预稳压腔,稳压腔为多个且相互隔离,并将预稳压腔与稳压腔相互隔离,使得气体先填充于预稳压腔内,再通过连通孔分配至对应的稳压腔内,使得各个稳压腔内同时进气,减小了因气体流动的阻力不同以及稳压腔与进气口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导致的进气支管的进气量不同的问题,提高了各进气支管进气量的一致性,提高了各气缸进气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的,特别涉及一种进气歧管、发动机和进气歧管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进气歧管作为发动机重要的零部件,用于将气体均匀地分配到各个气缸,保证各缸的燃烧一致性,满足发动机性能,属于发动机进气管的一部分。

2、进气歧管的支管位于进气稳压腔的出口和发动机气缸盖进气入口之间,目的是将进气均匀地进入发动机各气缸。因此,进气歧管的稳压腔的容积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响应性,不可以过大或者过小。

3、由于进气歧管的进气口到各个进气支管的距离不同,在气体进入进气歧管后,气体到进气支管的距离各不同,沿程阻力损失不同,并且进气口对各进气支管的导向作用不同,会导致各进气支管的进气量不相同。尤其是,正对着以及靠近进气口的进气支管的进气较多,而距离进气口远的进气支管的进气量较少。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进气歧管,以提高各个进气支管进气量的一致性,继而提高各气缸进气的均匀性,是本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气歧管,提高了各个进气支管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稳压腔通过隔板分隔连接,所述隔板为弧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气口(2)的所述隔板与所述分板(8)之间的夹角大于远离所述进气口(2)的所述隔板与所述分板(8)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进气支管的一端为与所述进气支管的轴向平行的平直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稳压腔的容积相同,所述预稳压腔(6)的容积小于任一所述稳压腔的容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稳压腔通过隔板分隔连接,所述隔板为弧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气口(2)的所述隔板与所述分板(8)之间的夹角大于远离所述进气口(2)的所述隔板与所述分板(8)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进气支管的一端为与所述进气支管的轴向平行的平直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稳压腔的容积相同,所述预稳压腔(6)的容积小于任一所述稳压腔的容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支管为多个,且两个所述进气支管为一组,每组所述进气支管对应一个所述稳压腔,每个所述稳压腔至少通过一个所述连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琦王迎波王新校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