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303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前支架,属于发动机支架技术领域,其包括前支架主体,所述前支架主体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外设有延伸台,延伸台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前支架主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装设有平移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的过程中螺母会带动滑座移动,使支撑板能够发生偏转,且支撑板则能够带动滑动轴在滑道内滑动并且拉动延伸台,因延伸台通过旋转轴与前支架主体连接,使延伸台能够发生角度偏转,通过调节滑座的高度即可改变延伸台的偏转角度,摒弃传统采用一体式设计的发动机前支架,能够匹配不同车型需要不同安装角度的发动机前支架,提高应用灵活性的同时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支架,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前支架


技术介绍

1、发动机前支架是安装在发动机前段端的重要零件,具有承担把发动机总成安装在悬置上的功能,若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前安装支架发生断裂或失效等情况,将会对发动机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在设计发动机前支架时,保证其结构的强度是非常重要的。

2、现有发动机前支架通常为一体式设计的,采用铸造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工,在利用发动机前支架对发动机壳体进行安装固定时,虽采用螺栓安装的方式能够提高其连接稳定性,但长期使用过程时,其连接处易出现缝隙,为保证安装稳定性则需更换前支架,或将前支架拆下重新对准安装,极大增加工作负担以及成本;同时前支架上延伸台的安装角度是固定的,在发动机匹配不同车型需要不同安装角度的前支架,使其应用灵活性差,同时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前支架,解决了利用发动机前支架对发动机壳体进行安装固定时,采用螺栓安装的方式能够提高其连接稳定性,但长期使用过程时,其连接处易出现缝隙,为保证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前支架,包括前支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主体(1)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外设有延伸台(3),所述延伸台(3)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4),所述前支架主体(1)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装设有平移组件(5),所述平移组件(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贯穿设置在前支架主体(1)上,所述前支架主体(1)远离两个平移组件(5)的一侧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壁设有丝杆(9),所述丝杆(9)外螺纹连接有支撑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5)包括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前支架,包括前支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主体(1)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外设有延伸台(3),所述延伸台(3)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4),所述前支架主体(1)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装设有平移组件(5),所述平移组件(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贯穿设置在前支架主体(1)上,所述前支架主体(1)远离两个平移组件(5)的一侧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壁设有丝杆(9),所述丝杆(9)外螺纹连接有支撑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5)包括安装台(501),所述安装台(501)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502),两个安装台(501)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板(503),所述滑板(503)的一侧与调节组件(6)的一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主体(1)内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孔(7),所述滑板(503)滑动连接在滑孔(7)内,且滑板(503)为t形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螺帽一(601),所述螺帽一(601)卡接在前支架主体(1)上,所述螺帽一(60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一(6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正军屈正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锐特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