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214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防护箱体以及位于防护箱体内部的气化器,所述气化器设有气化管束,所述气化管束前端连接高压共轨管道分液侧,气化管束后端通过集箱连接二氧化碳出气管道;所述防护箱体顶部设有风机,侧面设有百叶窗,底部设有除湿防护网和折叠防护底板;所述风机采用鼓风式或引风式的工作模式,根据不同的空气湿度状况采用不同的进风方式,提高气化效率和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强制对流换热原理,基于底部除湿装置,利用气液速度转向的惯性分离技术,采用风机两种不同运行状态,配合两侧百叶角度调节,引射卷吸空气去除壁面边界效应影响,实现全天候高效稳定、安全高压气化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化撬,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矿化领域的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


技术介绍

1、响应碳中和的实行,越来越多的捕碳集碳技术被应用于市场中,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大多以液态的形式进行储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捕集的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矿化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但其对于二氧化碳的利用是以带压气态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因此发展一款适用于二氧化碳矿化领域的带压二氧化碳气化撬装置迫在眉睫。

2、对于二氧化碳气化撬,即是通过换热将液态二氧化碳加热产生相变成为气态二氧化碳的设备,目前传统的气化撬大致可分为间接式和直接式两种换热方式,前者如蒸气加热式气化器,热水水浴式气化器,空冷式气化器,强制通风式气化器,电加热式气化器,固体导热式气化器;后者如热气式气化器,浸没燃烧式气化器。

3、目前的二氧化碳气化撬大多采用空温式气化方式,整个气化撬装裸露在室外环境空气中,装置的基本单元是气化管束,由若干气化管横向排列,两端连接集气管或集液管,组成一排管束排,再由若干管束排通过两侧连接弯管纵向排列形成气化器,一端进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包括防护箱体以及位于防护箱体内部的气化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气化管横向排列组成管束排,多层管束排通过两侧弯管连接纵向排列构成气化器,气化管束前端连接高压共轨管道分液侧,气化管束后端通过集箱连接二氧化碳出气管道,并在管路上设置多种传感器以及执行机构,用于监测二氧化碳的状态以及进行快速调控,满足二氧化碳矿化反应装置所需的压力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管束采用卧式结构,且向一端倾斜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包括防护箱体以及位于防护箱体内部的气化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气化管横向排列组成管束排,多层管束排通过两侧弯管连接纵向排列构成气化器,气化管束前端连接高压共轨管道分液侧,气化管束后端通过集箱连接二氧化碳出气管道,并在管路上设置多种传感器以及执行机构,用于监测二氧化碳的状态以及进行快速调控,满足二氧化碳矿化反应装置所需的压力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管束采用卧式结构,且向一端倾斜一定角度与水平方向形成夹角,倾斜的角度方便管束外壁产生的冷凝水通过重力作用沿壁面管程方向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防护底板在气化撬进行运输及安装过程时闭合,对箱体内部的气化管束进行保护;进行气化作业时打开,形成底部的空气流动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防护网为双层结构,用于增加空气和除湿防护网壁面的接触面以及改变潮湿空气的流动方向,利用除湿防护网壁面的冷凝换热和气液速度转向的惯性分离技术,实现湿空气的冷凝和气液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车载除湿防护空温式二氧化碳气化撬,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能够进行180°的角度调节,在气化撬运输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能迪王关晴陈翔翔罗丹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