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输入装置的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1、现代人于日常生活里常会使用到笔记本电脑,而使用者除了可搭配外接的鼠标装置来操作笔记本电脑之外,还可借由配置在笔记本电脑上的触控板模块(touch pad)来进行例如游标移动或点选(click)的控制与操作。当使用者携带笔记本电脑外出时,如忘记携带外接鼠标时,便可利用手指于触控板模块上接触滑动,而达到移动笔记本电脑屏幕中游标的效果。
2、现今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设计也越来越多元,随着触控与背光技术的进步,触控板模块从原先单纯触控、按压功能外,进化至触控板模块本体带有发光的功能,且更进一步具有按键输入功能,除了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增加额外的快捷键外,更弥补了笔记本电脑没有数字键盘的缺憾,其设计是对触控板模块的特定位置进行触压后就可点亮下方的背光模块并显示出多个数字或符号,同时触控板模块就会将显示的数字或符号所对应的区域切换成相应的按键,使用者对其按压就可输出相应的数字、符号或做退格(backspace)、输入(enter)等功能。如此,笔记本电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触控板模块,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触控板模块,其中该第一光引导元件包括一侧壁以及一底壁,该侧壁围设于该触控感测电路板、该第一导光板、该第二导光板与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的外部,该底壁位于该触控感测电路板的下方,该底壁具有一第一开口,该侧壁从该底壁的外侧端缘朝靠近该触碰板的方向延伸而出,该侧壁与该底壁之间共同定义出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连通于该第一开口,且该触控感测电路板、该第一导光板、该第二导光板与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位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位于该第一开口内且对应于该底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触控板模块,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触控板模块,其中该第一光引导元件包括一侧壁以及一底壁,该侧壁围设于该触控感测电路板、该第一导光板、该第二导光板与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的外部,该底壁位于该触控感测电路板的下方,该底壁具有一第一开口,该侧壁从该底壁的外侧端缘朝靠近该触碰板的方向延伸而出,该侧壁与该底壁之间共同定义出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连通于该第一开口,且该触控感测电路板、该第一导光板、该第二导光板与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位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位于该第一开口内且对应于该底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触控板模块,更包括一第二光引导元件以及至少一第三发光元件,该第二光引导元件围设于该触碰板与该第一光引导元件的外部,该至少一第三发光元件配置于该触控感测电路板的下方,且该至少一第三发光元件对应于该第二光引导元件,其中该至少一第三发光元件所发出的一光线经由该第二光引导元件而传递至邻近该触碰板的外周缘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触控板模块,其中该第二光引导元件包括一围绕壁以及一底板,该围绕壁围设于该触碰板与该第一光引导元件的外部,且该底板具有一第二开口,该围绕壁从该底板的外侧端缘朝靠近该触碰板的方向延伸而出,该围绕壁与该底板之间共同定义出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连通于该第二开口,且该触碰板、该触控感测电路板、该第一导光板、该第二导光板、该第一光引导元件、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与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至少一第三发光元件位于该第二开口内且对应于该底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触控板模块,其中该触控感测电路板包括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位于该第一导光板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于该触控感测电路板的该第一表面,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配置于该触控感测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该至少一第三发光元件配置于该触控感测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并位于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触控板模块,更包括一光源电路板,该光源电路板配置于该第一光引导元件与该第二光引导元件之间,该光源电路板包括彼此相对的一顶表面与一底表面,该顶表面朝向该第一光引导元件,该底表面朝向该第二光引导元件,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配置于该光源电路板的该顶表面,该至少一第三发光元件配置于该光源电路板的该底表面,且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于该触控感测电路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触控板模块,更包括一隔光结构,该隔光结构配置于该第一导光板上,且该隔光结构于该第一导光板上定义出一第一部分导光板与一第二部分导光板,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其中一部分对应于该第一部分导光板,所述多个第一发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