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料,具体为一种调节式钢管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1、钢管是一种在机械和建筑等行业中常用的原材料,很多时候从市场上购买的钢管仅仅具有特定的长度、内径和外径,在实际使用钢管时可能还需要对钢管进一步的加工,如截断、弯曲、喷漆等。为了提高钢管的加工效率,有些企业使用全自动设备来处理钢管。钢管在如今的社会上应用很广泛,比如石油化工行业和热交换器等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是市场上的钢管的规格是固定的有时候很难买到自己想要到的尺寸,又或者有时候对钢管的要求不是很高,钢管一般长度都较长,而有的时候需要截取一截另作它用,使得钢管在上料切割时操作非常麻烦,一般做法是人工上料,将钢管一根根的放在输送轨道上,人员频繁地在轨道内工作,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将成捆的钢管放在上料架上,分解平放,通过上料架的斜度以及钢管的自重慢慢下落,往往会造成一次有多根钢管上料,造成多根钢管堆挤在一起,这样就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工作效率也较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钢管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式钢管上料设备,具备自动上料,可调整钢管上料的速度,可防止钢管拥堵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式钢管上料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
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拨料盘。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底部与压板固定连接。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与底板活动连接。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送料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与压板,可带动压板上下移动,根据钢管的直径调整压板的高度,使钢管可整齐滚动,防止钢管一起进入压板底部造成出料拥堵,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可推动第一移动板转动,使第一移动板推动钢管快速向压板的底部移动,可增加出料的速度,通过设置传动轮与送料底座,钢管可落到传动轮上,第一电机带动传动轮转动,使其对钢管进行输送上料,达到自动上料的效果,减少人力。
10、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电机与转杆,可带动拨料盘转动,将滚出压板底部的钢管带起转动,送至传动轮上,进行均匀上料,防止钢管出现堆积在送料底座上,保证钢管可一根一根的落在传动轮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式钢管上料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底板(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6),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板(9),所述第一移动板(9)与凹槽(7)活动连接,所述凹槽(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所述第一移动板(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0)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杆(11)活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送料底座(12),所述送料底座(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轮(13),所述送料底座(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与传动轮(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式钢管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式钢管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18),所述伸缩板(18)的底部与压板(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式钢管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式钢管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20),所述第二移动板(20)与底板(1)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式钢管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底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式钢管上料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底板(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6),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板(9),所述第一移动板(9)与凹槽(7)活动连接,所述凹槽(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所述第一移动板(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0)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杆(11)活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送料底座(12),所述送料底座(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轮(13),所述送料底座(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与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桂芳,孙术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沃明汽车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