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水线领域,具体为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
技术介绍
1、流水线是指通过在传送带上布置多个工位,将产品制造所需的多个工序拆分,分给多个生产单位处理,提高工作效率与产量。
2、申请号“cn20172064379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打包流水线”,其中公开了流水线和自动感应升降机,所述的流水线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的内环和外环之间穿设有滚动轴,内环和外环之间还设有打包机。
3、其不足在于:只能在流水线上生产,不可以离线生产,生产效率较低,现亟需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流水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检测线。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包括有主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工位,所述工位处设置有置于所述主传送带内且能升起高于所述主传送带的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与所述主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
3、所述工位处设有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一对应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主传送带一侧,所述第二传送带高于所述主传送带且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平行。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流水线上可传输产品,升降平台可以将产品顶起,第一传送带让产品离线,工作人员对产品进行离线检测或打包,不会影响流水线运作,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传送带可让产品再次回归流水线。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一步,所述工位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位于主传送带下方,所述升降平台和第二传送带均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内还设置有驱动升降平台升降的第一伸缩动力源。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升降平台和第二传送带安装在一起,便于产品进出。
8、进一步,所述工作台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和挡块,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靠近所述主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挡块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远离所述主传送带的一侧。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传感器感应产品是否经过,挡块防止产品从第二传送带上掉出。
10、进一步,所述工位还包括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升降平台上。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光电传感器感应上方是否有产品,控制升降平台升降。
12、进一步,所述主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载板,所述载板上均设置有电子标签。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产品放置在载板上,便于传输,电子标签可以记录产品相关的数据。
14、进一步,所述主传送带包括有两条平行且传输方向相反的直线传送带,所述载板均置于所述直线传送带上,两条所述直线传送带的两端均设置有载板平移机构,两个所述载板平移机构分别连通两条所述直线传送带同侧的端部。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传送带设置成环形,载板可以往复循环使用。
16、进一步,所述载板平移机构包括有底台,所述底台上滑动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直线传送带垂直,所述托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传送带连接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与所述直线传送带平行,所述底台上还设置有驱动托架滑动的丝杆。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传送带和托架可以将载板平移到另一条直线传送带上,结构简单,形成环形往复运动。
18、进一步,所述直线传送带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载板配合的工步;
19、所述工步包括有电子标签读写头、止回机构、阻挡机构和至少两个第二传感器,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头、第二传感器、止回机构和阻挡机构均安装在所述直线传送带上,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头位于所述工步中部,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工步的进入端和出口端,所述止回机构安装在位于所述工步的进入端,所述阻挡机构位于所述工步出口端。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子标签读写头读取载板的数据,第二传感器感应载板的运动,止回机构和阻挡机构对载板限位。
21、进一步,所述止回机构包括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直线传送带的机架上,所述第一底座顶面铰接有止回块,所述止回块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直线传送带,所述止回块朝向所述第一底座的一面固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底座顶面固接。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止回块阻挡载板反向运动,提高安全性。
23、进一步,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有第二伸缩动力源,所述第二伸缩动力源固定安装在所述直线传送带的机架上,所述第二伸缩动力源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底座,阻挡块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底座顶面,所述第二伸缩动力源的伸缩端穿过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阻挡块其中一端固接。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阻挡块阻挡载板前进,直到收到对应电信号后打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工位,所述工位处设置有置于所述主传送带内且能升起高于所述主传送带的升降平台(1),所述升降平台(1)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传输方向与所述主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包括有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位于主传送带下方,所述升降平台(1)和第二传送带(3)均安装在工作台(4)上,所述工作台(4)内还设置有驱动升降平台(1)升降的第一伸缩动力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5)和挡块(6),所述第一传感器(5)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靠近所述主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挡块(6)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远离所述主传送带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还包括有光电传感器(7),所述光电传感器(7)固定安装在升降平台(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送带包括有两条平行且传输方向相反的直线传送带(9),所述载板(8)均置于所述直线传送带(9)上,两条所述直线传送带(9)的两端均设置有载板平移机构,两个所述载板平移机构分别连通两条所述直线传送带(9)同侧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平移机构包括有底台(10),所述底台(10)上滑动设置有托架(11),所述托架(11)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直线传送带(9)垂直,所述托架(11)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传送带(9)连接的第三传送带(12),所述第三传送带(12)与所述直线传送带(9)平行,所述底台(10)上还设置有驱动托架(11)滑动的丝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传送带(9)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载板(8)配合的工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机构包括有第一底座(15),所述第一底座(15)固定安装在所述直线传送带(9)的机架上,所述第一底座(15)顶面铰接有止回块(16),所述止回块(16)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直线传送带(9),所述止回块(16)朝向所述第一底座(15)的一面固接有弹簧(17)的一端,所述弹簧(17)另一端与第一底座(15)顶面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有第二伸缩动力源(18),所述第二伸缩动力源(18)固定安装在所述直线传送带(9)的机架上,所述第二伸缩动力源(18)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底座(19),阻挡块(20)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底座(19)顶面,所述第二伸缩动力源(18)的伸缩端穿过所述第二底座(19)与所述阻挡块(20)其中一端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工位,所述工位处设置有置于所述主传送带内且能升起高于所述主传送带的升降平台(1),所述升降平台(1)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传输方向与所述主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包括有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位于主传送带下方,所述升降平台(1)和第二传送带(3)均安装在工作台(4)上,所述工作台(4)内还设置有驱动升降平台(1)升降的第一伸缩动力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5)和挡块(6),所述第一传感器(5)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靠近所述主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挡块(6)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远离所述主传送带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还包括有光电传感器(7),所述光电传感器(7)固定安装在升降平台(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载板(8),所述载板(8)上均设置有电子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半自动外观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送带包括有两条平行且传输方向相反的直线传送带(9),所述载板(8)均置于所述直线传送带(9)上,两条所述直线传送带(9)的两端均设置有载板平移机构,两个所述载板平移机构分别连通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峰,汪杨刚,刘明,刘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