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前置式调整入针角度的柔性针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1、微创介入医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医疗技术,是介于外科、内科之间的新兴医疗方法。斜尖柔性针能够克服传统刚性针只能穿刺直线路径和难于修正穿刺偏差的弊端,利用自身的柔性弯曲绕开骨骼、血管等障碍物,准确穿刺靶点。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入针角度的确定往往影响最终的穿刺效果和穿刺路径规划的精度,所以,需要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时间去调整和校准穿刺机构的入针角度,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并且无法保证穿刺精度。
2、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设计一款一种可改变入针角度的柔性针穿刺装置,可改变入针角度的柔性针穿刺装置可以实现自动调整穿刺入针角度,该装置本体不需要整体移动或旋转,只需要利用柔性针偏摆机构和连杆机构调整斜尖柔性针前端的入针角度,提高了准确性和操作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改变入针角度的柔性针穿刺装置,该装置的整体动作能够实现斜尖柔性针的各个姿态调整,安装方便,提高穿刺活检手术的效率,减少手术时间,推动微创医疗技术的发展。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改变入针角度的柔性针穿刺装置,其组成包括:柔性针偏摆机构、连杆机构、基座、自转电机、夹针装置、柔性针、丝杠滑台机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杠滑台机构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基座上,自转电机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丝杠滑台机构的滑台上,夹针装置与自转电机
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4、所述的一种可改变入针角度的柔性针穿刺装置通过利用连杆机构和蜗轮蜗杆传动的联合运动实现自动调整柔性针穿刺入针角度的功能,提高了机构的灵活性,保证了装置精度。
5、当所述的一种可改变入针角度的柔性针穿刺装置,装置内的柔性针偏摆机构和连杆机构操作简便,不需要装置整体移动或旋转,调整入针点姿态可以做到更加精准,调姿范围更大,机构操作简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入针角度的柔性针穿刺装置,其组成包括:柔性针偏摆机构(1)、连杆机构(2)、基座(3)、自转电机(4)、夹针装置(5)、柔性针(6)、丝杠滑台机构(7)、支撑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杠滑台机构(7)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基座(3)上,自转电机(4)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丝杠滑台机构(7)的滑台上,夹针装置(5)与自转电机(4)固定连接,支撑结构(8)与夹针装置(5)固定连接;连杆机构(2)整体呈平行四边形结构,包括连杆固定板(2-1)、连杆一(2-2)、连杆二(2-3)、连杆底板(2-4)、连杆三(2-5)、连杆四(2-6)、同步带轮一(2-7)、同步带(2-8)、同步带轮二(2-9)、俯仰电机(2-10)、转动轴一(2-11);连杆固定板(2-1)整体呈U型,U型壁外部右上侧设有销孔一(2-1-1)、U型壁外部右下侧设有销孔二(2-1-2)、U型壁外部左下侧设有销孔三(2-1-3),连杆固定板(2-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基座(3)最前端,转动轴一(2-11)通过轴承固定在连杆固定板(2-1)的左上端,连杆底板(2-4)整体呈长方形且后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铰接孔,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入针角度的柔性针穿刺装置,其组成包括:柔性针偏摆机构(1)、连杆机构(2)、基座(3)、自转电机(4)、夹针装置(5)、柔性针(6)、丝杠滑台机构(7)、支撑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杠滑台机构(7)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基座(3)上,自转电机(4)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丝杠滑台机构(7)的滑台上,夹针装置(5)与自转电机(4)固定连接,支撑结构(8)与夹针装置(5)固定连接;连杆机构(2)整体呈平行四边形结构,包括连杆固定板(2-1)、连杆一(2-2)、连杆二(2-3)、连杆底板(2-4)、连杆三(2-5)、连杆四(2-6)、同步带轮一(2-7)、同步带(2-8)、同步带轮二(2-9)、俯仰电机(2-10)、转动轴一(2-11);连杆固定板(2-1)整体呈u型,u型壁外部右上侧设有销孔一(2-1-1)、u型壁外部右下侧设有销孔二(2-1-2)、u型壁外部左下侧设有销孔三(2-1-3),连杆固定板(2-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基座(3)最前端,转动轴一(2-11)通过轴承固定在连杆固定板(2-1)的左上端,连杆底板(2-4)整体呈长方形且后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铰接孔,右前端外侧设有销孔四(2-4-1)左前端外侧设有销孔五(2-4-2),连杆底板(2-4)后端右侧的铰接孔与连杆固定板(2-1)的销孔二(2-1-2)通过销轴相连接,连杆底板(2-4)后端左侧的铰接孔与连杆固定板(2-1)的销孔三(2-1-3)通过销轴相连接,连杆一(2-2)后端与连杆固定板(2-1)的销孔一(2-1-1)通过销轴相连接,连杆一(2-2)前端与连杆二(2-3)上端通过销轴相连接,连杆二(2-3)下端与连杆固定板(2-1)的销孔四(2-4-1)通过销轴相连接,连杆三(2-5)下端与连杆底板(2-4)的销孔五(2-4-2)通过销轴相连接,连杆三(2-5)上端与连杆四(2-6)前端通过销轴相连接,连杆四(2-6)后端与转动轴一(2-11)固定连接,同步带轮一(2-7)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一(2-11)的左端,俯仰电机(2-10)固定在基座(3)前端,且在连杆固定板(2-1)后面,同步带轮二(2-9)与俯仰电机(2-10)的主轴固定连接,同步带(2-8)套在带轮一(2-7)和带轮二(2-9)上;柔性针偏摆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江,白俊臣,张鹤,车聪,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