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发动机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939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6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发动机以及车辆。进气装置包括进气壳、歧管壳以及滤芯。进气壳内设置有过滤腔。歧管壳连接至进气壳并与进气壳构成稳压腔,且歧管壳用于连接至发动机。滤芯设置于过滤腔内,用于对进入稳压腔前的空气进行过滤。根据本技术的进气装置集成了空气滤清器,缩短了高度尺寸,适用于发动机舱空间有限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地涉及发动机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发动机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舱的空间还存在不足,尤其是混合动力车型由于需要布置控制器等零部件,导致发动机舱的空间受限,空气滤清器往往只能布置在发动机上。而由于发动机与机舱盖的空间有限,设计和装配时容易造成空滤和机舱盖干涉,或者空气滤清器和机舱盖的间隙不满足要求(如间隙过小,舱内灰尘容易进入空气滤清器,影响发动机的进气)。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的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

3、进气壳,所述进气壳内设置有过滤腔;

4、歧管壳,所述歧管壳连接至所述进气壳并与所述进气壳构成稳压腔,且所述歧管壳用于连接至所述发动机;以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壳包括至少两个进气歧管,所述至少两个进气歧管的结构一致,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稳压腔连通,且所述至少两个进气歧管对应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的不同缸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稳压腔,所述内表面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与所述进气装置的高度方向的夹角在所述内表面由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过程中不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壳包括至少两个进气歧管,所述至少两个进气歧管的结构一致,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稳压腔连通,且所述至少两个进气歧管对应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的不同缸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稳压腔,所述内表面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与所述进气装置的高度方向的夹角在所述内表面由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过程中不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为弧形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为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进气歧管沿第一方向排布并连接在一起,所述歧管壳还包括过渡壳体,所述过渡壳体与所述至少两个进气歧管连接,且所述过渡壳体连接至所述进气壳并与所述进气壳构成所述稳压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壳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围绕所述进气壳的周侧方向设置;所述歧管壳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至少部分地沿所述过渡壳体边沿延伸;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第一法兰对应贴合,使得所述进气壳和所述歧管壳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壳设置有管壳部,所述进气歧管设置有管槽口,所述管壳部与所述管槽口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多肖金涛刘晋宏晏颖廖银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