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设计模型支架,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设计模型支架。
技术介绍
1、各种各样的船只在一起,都可以称为船舶,是一种行驶在水面上的交通工具,船舶按照使用需求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有着不同的功能,按照排水量不同,有着不同的吨位大小,在进行船舶的设计和制造时,需要用模型对船舶进行模拟测试,还可以通过模型对船舶进行外观和结构的观察和优化,进行各种的要求的模拟,发现船舶设计的缺陷,然后及时进行改进。
2、进行船舶的模拟时,需要先制作船舶的微缩结构,然后进行拼装,拼装完成后就可以进行观察和优化,拼装的船舶模型需要使用支架进行支撑,现有的船舶模型支架具有单一性,根据单个船舶的尺寸进行制造,不适用其他大小的船舶模型,且船舶模型使用支架后,不能进行移动和运动,不能进行模拟测试,弱化了船舶模型的用途,影响对船舶模型的外观观察,影响船舶的改进。
3、因此,本专利提出可以适用不同船舶模型,船舶模型放置在支架后可以进行移动和运动的船舶设计模型支架,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设计模型支架,包括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左摆动机构(2)和右摆动机构(3),所述左摆动机构(2)和右摆动机构(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中支撑夹(101),所述中支撑夹(10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连接轴(106)和右连接轴(110),所述左连接轴(106)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左连接管(112),所述右连接轴(110)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右连接管(116),所述左连接管(1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左运动板(103),所述右连接管(1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右运动板(102),所述左运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设计模型支架,包括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左摆动机构(2)和右摆动机构(3),所述左摆动机构(2)和右摆动机构(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中支撑夹(101),所述中支撑夹(10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连接轴(106)和右连接轴(110),所述左连接轴(106)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左连接管(112),所述右连接轴(110)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右连接管(116),所述左连接管(1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左运动板(103),所述右连接管(1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右运动板(102),所述左运动板(1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端板(105),所述右运动板(1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端板(104),所述左运动板(103)底部的一侧接触有左中部轴(114),所述左运动板(103)底部的另一侧接触有左底轴(107),所述右运动板(102)底部的一侧接触有右底轴(111),所述右运动板(102)底部的另一侧接触有右中部轴(118),所述左中部轴(114)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左中部柱(113),所述右中部轴(118)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右中部柱(117),所述左底轴(107)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左底柱(115),所述右底轴(111)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右底柱(1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设计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中部柱(1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后板(202)和左前板(201),所述右中部柱(1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右后板(301)和右前板(302),所述左前板(201)和左后板(202)组成斜向外的v字形,所述右后板(301)和右前板(302)组成斜向外的v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设计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板(201)和左后板(202)中段的中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左底柱(115),所述右后板(301)和右前板(302)中段的中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右底柱(119),所述左底柱(1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森,马军,王锐,王建雄,余永辉,郭康,朱君,徐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远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