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渣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894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渣过滤器,包括带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容器,并列设置于容器内的数根具有过滤功能的滤管,滤管进口与进液口相通,其中容器内设置有前隔板和后隔板,所述滤管的两端穿过前后隔板并密封固定于其上,每根滤管的出口处均设置有与出口大小匹配的锥阀,锥阀上设置有固定于容器底部的弹簧,所述出液口设置于前后隔板之间的容器壁上,在容器底部与后隔板之间的壁上设置有排渣口;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滤渣的自动排放,减少了生产成本,其自动化程度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环保、制药、果汁饮料等行业,常常需要使用过滤器对流体物 质进行过滤,以清除掉杂夹在流体中的细微固体颗粒,现有技术中的 过滤器,包括带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容器,设置于容器内的具有过滤功 能的滤管,流体经进液口进入滤管,过滤后由出液口排出,其常常不 具有自动排渣功能,因此,当时间一长后,滤渣就会堵挤在滤管中,需要专门停机拆卸后进行清洗,或者需要专门安装反沖洗系统清洗滤渣,耗费了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 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过滤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排渣过滤器,包括带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容器,并列设置 于容器内的数根具有过滤功能的滤管,滤管前端进口与进液口相通,在容器内分别设置有前隔板和后隔板,所述滤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前隔 板和后隔板并密封固定于其上,每根滤管的后端出口处均设置有与出口大小匹配的锥阀,所述大小匹配是指滤管出口处圓的直径大小位于 锥阀上端面圆直径和下端面圓直径之间,锥阀上设置有固定于容器底 部的弹簧,在弹簧的作用下锥阀与出口相抵并形成密封堵住出口,所 述出液口设置于前后隔板之间的容器壁上,在容器底部与后隔板之间 的壁上设置有排渣口。 ,本技术中所述的滤管是由其上具有很多细微过滤孔的过滤 材料制成。本技术使用时,滤液在油泵的作用下从进液口压入到滤管 内,初始时,滤液对滤管后端锥阀的压力小于弹簧对锥阀的支撑力, 此时过滤器实现过滤功能,滤液经滤管过滤后由设置于两隔板之间的 瓶状体壁上的出液口排出,滤渣残留在滤管中并被沖至滤管后端锥阀处;慢慢地滤管中的滤渣残留量逐渐增多,使得滤管中用于过滤的面 积逐渐减小,从而造成滤管内滤液的压力逐渐增大,当滤液对滤管后 端锥阀的压力大于弹簧对锥阀的支撑力时,此时过滤器实现排渣功 能,锥阀#:滤液推开,滤渣在滤液推力下自动从滤管后端排出并经排 渣口排出过滤器外;滤渣排出后,滤管内用于过滤的面积增大,滤液 压力减小,滤管后端锥阀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并与滤管后端口抵紧并形 成密封,继续进行过滤,如此循环,实现了对滤渣的自动排放。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由于实现了对滤渣的自 动排放,这样过滤时无需人工停机清洗,也无需安装反沖洗系统,从 而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生产成本,其自动化程度高。附困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由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排渣过滤器,包括带进液口 1和 出液口 2的容器3,并列设置于容器3内的数根由具有很多细微过滤 孔的过滤材料制成的滤管4,滤管4前端进口9与进液口 l相通,其 中容器3内分别设置有前隔板5和后隔板11,所述滤管4的两端分 别穿过前隔板5和后隔板11并密封固定于两隔板5、 11上,每根滤 管4的后端出口 IO处均设置有与出口 10大小匹配的锥阀6,锥阀6 上设置有固定于容器3底部的弹簧7,在弹簧7的作用下锥阀6将出 口 IO密封,所述出液口 2设置于前后隔板5、 11之间的容器3壁上, 在容器3底部与后隔板11之间的壁上设置有排渣口 8。使用时,滤液在油泵的作用下从进液口 2压入到滤管4内,初始 时,滤液对滤管4后端锥阀6的压力小于弹簧7对锥阀6的支撑力, 此时过滤器实现过滤功能,滤液经滤管4过滤后由设置于两隔板5 、 11之间的容器3壁上的出液口 2排出,滤渣残留在滤管4中并被沖 至滤管4后端锥阀6处;慢慢地滤管4中的滤渣残留量逐渐增多,使 得滤管4中用于过滤的面积逐渐减小,从而造成滤管4内滤液的压力 逐渐增大,当滤液对滤管4后端锥阀6的压力大于弹簧7对锥阀6 的支撑力时,过滤器实现排渣功能,锥阀6被滤液推开,滤渣在滤液推力下自动从滤管4后端排出并经排渣口 8排出过滤器外;滤渣排出 后,滤管4内用于过滤的面积增大,滤液压力减小,滤管4后端锥阀 6在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并将滤管4后端出口 10密封,继续进行过 滤,如此循环,实现了对滤渣的自动排放。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排渣过滤器,包括带进液口(1)和出液口(2)的容器(3),以及并列设置于容器(3)内的数根具有过滤功能的滤管(4),滤管(4)前端进口(9)与进液口(1)相通,其特征在于容器(3)内分别设置有前隔板(5)和后隔板(11),所述滤管(4)的两端分别穿过前隔板(5)和后隔板(11)并密封固定于其上,每根滤管(4)的后端出口(10)处均设置有与出口(10)大小匹配的锥阀(6),锥阀(6)上设置有固定于容器(3)底部的弹簧(7),所述出液口(2)设置于前、后隔板(5、11)之间的容器(3)壁上,在容器(3)底部与后隔板(11)之间的壁上设置有排渣口(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渣过滤器,包括带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容器,并列设置于容器内的数根具有过滤功能的滤管,滤管进口与进液口相通,其中容器内设置有前隔板和后隔板,所述滤管的两端穿过前后隔板并密封固定于其上,每根滤管的出口处均设置有与出口大小匹配的锥阀,锥阀上设置有固定于容器底部的弹簧,所述出液口设置于前后隔板之间的容器壁上,在容器底部与后隔板之间的壁上设置有排渣口;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现了对滤渣的自动排放,减少了生产成本,其自动化程度高。文档编号B01D29/52GK201380001SQ200820140529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民 安 申请人:四川福斯表面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排渣过滤器,包括带进液口(1)和出液口(2)的容器(3),以及并列设置于容器(3)内的数根具有过滤功能的滤管(4),滤管(4)前端进口(9)与进液口(1)相通,其特征在于容器(3)内分别设置有前隔板(5)和后隔板(11),所述滤管(4)的两端分别穿过前隔板(5)和后隔板(11)并密封固定于其上,每根滤管(4)的后端出口(10)处均设置有与出口(10)大小匹配的锥阀(6),锥阀(6)上设置有固定于容器(3)底部的弹簧(7),所述出液口(2)设置于前、后隔板(5、11)之间的容器(3)壁上,在容器(3)底部与后隔板(11)之间的壁上设置有排渣口(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福斯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