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0830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放电系统和车辆,充放电系统包括:充电接口、功率因数校正电路、DC‑DC电路、逆变电路和放电接口;其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桥臂复用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至少部分桥臂;所述DC‑DC电路电连接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车载电池之间;所述充电接口、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所述DC‑DC电路能够配置为对所述车载电池充电的车载充电机电路;所述逆变电路与所述车载电池电连接;所述放电接口与所述逆变电路电连接,且所述车载电池能够通过所述逆变电路向所述放电接口输出交流电。能够实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外输出交流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放电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替代燃油汽车成为乘用车的发展趋势。在电动汽车中,充电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相关技术中存在利用电机控制器中的桥臂电路复用为充电机电路中的桥臂电路,并将充电机电路配置为具有放电功能的方案。但是该方案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机控制器中的桥臂电路无法复用为具有放电功能的电路,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无法对外输出交流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而提出了本技术。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放电系统,所述充放电系统包括:充电接口、功率因数校正电路、dc-dc电路、逆变电路和放电接口;其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桥臂复用电机控制器的至少部分桥臂;所述dc-dc电路电连接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车载电池之间;所述充电接口、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所述dc-dc电路能够配置为对所述车载电池充电的车载充电机电路;所述逆变电路与所述车载电池电连接;所述放电接口与所述逆变电路电连接,且所述车载电池能够通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还包括第四桥臂,所述第四桥臂的桥臂中点与所述充电接口的N相端子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桥臂、所述第三桥臂和所述第四桥臂并行电连接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还包括第四桥臂,所述第四桥臂的桥臂中点与所述充电接口的n相端子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桥臂、所述第三桥臂和所述第四桥臂并行电连接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正极母线之间通过第一开关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路包括:高压原边转换电路、隔离转换电路和高压副边转换电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的桥臂至少复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或所述dc-dc电路的至少部分桥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包含第一逆变桥臂和第二逆变桥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放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王营辉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