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隔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材料设计的三维减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1、馆藏浮放文物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历史价值,保护意义重大。近年来,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尽管建筑在地震中可能不会倒塌,但地震引起结构的剧烈振动可能导致搁置在地面或楼板上的文物展柜发生抛离、滑移、倾倒、碰撞等现象,使展柜损坏,甚至对展柜内的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在一般情况下,馆藏文物以浮放形式为主,文物很容易受到地震破坏,因此对文物进行减隔震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2、而我国现有的文物防震措施以传统的捆、支、粘、卡等形式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文物受到的地震作用,但也存在着加固效果差、破坏文物,影响外观等问题。
3、精密仪器以及精密设备隔振装置一般为线性隔振器,然而线性隔振器只有当外界激励的频率大于结构固有频率的倍时,振动传递率才小于1,此时隔振器才能发挥作用。传统的线性隔振器存在承载力与隔振性能之间的固有矛盾,即隔振器刚度提升会降低隔振带宽,隔振器刚度降低又会导致承载能力降低。
4、超材料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材料设计的三维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减隔震底座和竖向减隔震平台,所述水平减隔震底座包括卡槽盒、下底板、滑动导轨和阻尼弹簧装置,所述卡槽盒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竖向延伸的侧壁,所述下底板位于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成的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底壁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动导轨配置于所述侧壁上且与所述侧壁可滑动连接,所述阻尼弹簧装置一端与所述下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导轨连接以使所述下底板可在水平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分别移动;所述竖向减隔震平台包括上顶板、仿生蜂窝结构和液压阻尼器,所述上顶板位于所述下底板上方且与所述下底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仿生蜂窝结构和所述液压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材料设计的三维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减隔震底座和竖向减隔震平台,所述水平减隔震底座包括卡槽盒、下底板、滑动导轨和阻尼弹簧装置,所述卡槽盒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竖向延伸的侧壁,所述下底板位于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成的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底壁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动导轨配置于所述侧壁上且与所述侧壁可滑动连接,所述阻尼弹簧装置一端与所述下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导轨连接以使所述下底板可在水平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分别移动;所述竖向减隔震平台包括上顶板、仿生蜂窝结构和液压阻尼器,所述上顶板位于所述下底板上方且与所述下底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仿生蜂窝结构和所述液压阻尼器安装固定于所述下底板与所述上顶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材料设计的三维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弹簧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具有一开口端的外套筒、配置于所述外套筒内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套筒的弹簧,以及一端自所述开口端插设于所述外套筒内并与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的传力杆,所述传力杆插设于所述外套筒内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摩擦配合,所述传力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导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材料设计的三维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轨上开设有小限位孔以用于安装固定所述传力杆,所述下底板上开设有大限位孔以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外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材料设计的三维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轨还包括滚珠轨道,所述滚珠轨道用于装配滚珠以使所述滑动导轨在所述侧壁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材料设计的三维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上表面设有限位卡槽和限位短柱,所述限位卡槽用于安装固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绪红,邵宝承,柯珂,龚颖,张还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