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青波专利>正文

自动打黄油机芯及打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7492 阅读:1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将黄油桶内的黄油打到黄油枪内的自动打黄油机芯及打油方法,需要打黄油时,将自动打黄油机芯置入黄油桶内,调节板搭在黄油桶沿上,伸缩式蜗轮压板四周与黄油桶壁形成封闭配合,当压力检测头检测压力小于所设定值时,控制器指令电机驱动管驱动蜗杆且带动伸缩式蜗轮压板下移、将黄油逼入泵油装置中油缸腔内,凸轮交替驱动油缸中的活塞工作且将进入油缸内的黄油通过单向阀进入支撑油管且由其出口供给黄油枪;当伸缩式蜗轮压板下压压力值大于所设定值时,控制器指令电磁铁上的电磁离合器将蜗管驱动伞形齿轮与轴驱动伞形齿轮分离,蜗管驱动蜗杆停止工作;当停止打黄油时,控制器指令电机反转,伸缩式蜗轮压板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将黄油桶内的黄油打到黄油枪内的自动打黄油 机芯及打油方法,属自动打黄油机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授权公告号CN 1055335C、名称"动力打黄油机",包括 一固定在基板 上由动力驱动的转盘,其上偏心设置一转轴; 一卿筒组合体,包括一两端密封 的缸体及在其内的活塞组件,缸体的一端轴枢在固定于基板上的中空柱,在另 一端附近设有贯穿缸壁的多个纵向槽孔,及另一纵向长槽孔,转盘上转轴穿过 此长槽孔与活塞组件相连接,并在对应活塞体下死点处附近,缸体上设有贯穿 壁厚之出油孔; 一组油路设置在活塞组件,缸体及中空柱内并相通,经转盘转 动可使哪筒组合体围绕中空柱摆动,将桶内黄油扫人缸体内,且活塞组件可往 复运动,将缸体内的黄油经油路高压挤出。其不足之处 一是无法与黄油桶匹 配使用;二是结构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三是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无需外壳即能与黄油桶 匹配使用的。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伸縮式蜗轮压板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 的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一是由于压板的大小可以随桶径的大小自动 伸縮,因此本申请的伸縮式蜗轮压板能够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不同桶径5大小的桶装黄油的自动打黄油;二是由伸縮式蜗轮压板的中心为内蜗轮且与蜗 管相配合,能够沿蜗管上下移动,从而达到下移给黄油桶内的黄油加压,上移停止工作。2、泵油装置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 是采用偏心凸轮可以在一个圆周内由偏心凸轮可以交替驱动1个或1个以上的 油缸工作,从而实现油缸向支撑导油管供油的目的;二是也可以将l个或l个 以上的油缸中的活塞分别与其自身的活塞杆一端铰接,活塞杆的另一端叠加与 中心轴下端的中心轮的轮面沿铰接,并且由中心轮带动1个或1个以上的油缸 交替工作,将黄油通过单向阀压入环形导油管且由环形导油管进入支撑导油管 内,再由支撑导油管出供给黄油枪。3、蜗管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三。这 样做的目的在于 一是由于蜗管管身制有与蜗轮相匹配的丝扣(也就是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可以确保伸縮式蜗轮压板沿蜗管上下移动,二是由于蜗管是管芯 管,其管内采用轴承置有中心轴,位于蜗管上端外中心轴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 中心轴旋转,从而带动位于蜗管下端外的偏心凸轮或中心轮转动,实现同一轴线带动两种部件转动的目的。4、动力驱动离合装置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一是既可以驱动中心轴转动的同时,又可以根据需要有效地控制蜗杆的工作与否。技术方案l:自动打黄油机芯,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架分别套固在2根或2根以上的支撑导管上,伸縮式蜗轮压板套在2根或2根以上的支撑导管上,蜗管的上下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上下支撑板连接,蜗管的管身与伸縮式蜗轮压板内 螺旋呈蜗轮蜗管配合且蜗管正反转动带动伸縮式蜗轮压板上下移动,泵油装置 位于下支撑架下方且泵油装置中的油缸活塞与位于蜗管内的中心轴下端的凸轮相匹配,泵油装置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2根或2根以上的支撑导管中的一根支撑管进口连通、出口与黄油枪连通,中心轴的上端与动力驱动离合装置匹配。技术方案2:自动打黄油机芯的打油方法,它包括黄油桶,需要打黄油时,将自动打黄油机芯置入黄油桶内,调节板搭在黄油桶沿上,伸縮式蜗轮压板四 周与黄油桶壁形成封闭配合且随桶径的大小自动伸縮,当位于伸縮式蜗轮压板 上的压力检测头检测的压力值小于所设定的压力值时,控制器指令动力驱动离 合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管驱动蜗杆和轴驱动蜗杆分别带动蜗管和中心轴转动,管 驱动蜗杆带动伸縮式蜗轮压板下移、将其下面的黄油通过油缸的进油口逼入泵 油装置中油缸腔内,轴驱动蜗杆带动中心轴转动的同时,中心轴带动位于其下 端的凸轮转动,凸轮交替驱动1个或1个以上油缸中的活塞杆及活塞工作且将 进入油缸内的黄油通过单向阀进入支撑油管且由支撑油管的出口供给黄油枪;当伸縮式蜗轮压板下压压力值大于所设定的压力值时,压力检测头将检测的压 力值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指令电磁铁工作,位于电磁铁上的电磁离合器将蜗 管驱动伞形齿轮强行与轴驱动伞形齿轮分离,蜗管驱动蜗杆失动动力,停止工作,伸縮式蜗轮压板停止下压黄油;当停止打黄油时,控制器指令电机反转, 将伸縮式蜗轮压板退回原位即可。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实现了自动打黄油机芯与黄油桶的匹配使用, 可以方便自如地将黄油桶内的黄油根据需要定量高压打出,且打出速度快、效 率高;二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三是操作极为方便、干净、卫生,不污染 环境,并且有利于黄油的充分利用,避免了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自动打黄油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伸縮式蜗轮压板的示意图。图3是伸縮式蜗轮压板的打开上下密封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泵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油缸工作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泵油装置与支撑油管及蜗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参照附图1 7。自动打黄油机芯,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架7分 别套固在2根或2根以上的支撑导管5上,调节板2套在2根或2根以上的支 撑导管5及蜗管4上且可上下移动,目的是根据黄油桶的高低盖在黄油桶口上。 伸縮式蜗轮压板3由上密封盖板3-2、下密封盖板3-4、蜗轮3-3、上下组合式 伸縮圈3-1及压簧3-7构成,上密封盖板3-2和下密封盖板3-4中心对称的蜗轮 孔套固在蜗轮3-3的轮面上,上下组合式伸縮圈3-1位于上密封盖板3-2和下密 封盖板3-4间且上下组合式伸縮圈3-1的大小通过压簧3-7与蜗轮3-3轮面呈弹 性配合,其上下组合式伸縮圈3-1由多块上弧形块3-5和多块下弧形块3-6组合 成伸縮圈,也就是说,既要确保伸缩圈能够根据桶径内腔大小自动伸縮,又要 确保相对密封,其构成的方式上下错位排列组合,详见附图2 4。伸縮式蜗轮 压板3设有压力检测头(也就是压力传感器)且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l-l正转 或反转,控制器功能的设计与构成均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伸縮式蜗轮 压板3套在2根或2根以上的支撑导管5上,蜗管4的上下端通过轴承分别与 上下支撑板连接,蜗管4的管身与伸縮式蜗轮压板3内螺旋呈蜗轮蜗管配合(也 就是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且蜗管正反转动带动伸縮式蜗轮压板3上下移动,泵 油装置6位于下支撑架7下方且泵油装置6中的油缸活塞与位于蜗管4内的中 心轴10下端的凸轮相匹配,泵油装置6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2根或2根以上的 支撑导管5中的一根支撑管进口连通、出口与黄油枪8连通,中心轴IO的上端 与动力驱动离合装置1匹配;泵油装置6由单向阀6-1、 1个或1个以上油缸 6-2、凸轮6-3、环形导油管6-4构成,l个或l个以上油缸6-2等间距或非等间 距分布在环形导油管6-4内,其油缸6-2的出油嘴通过单向阀6-l与环形导油管 6-4连通,油缸6-2中活塞杆6-5的端面与凸轮6-3的轮面形成配合,油缸6-2中进油口6-6直对黄油;黄油枪8由软管、管连接件及枪头构成且均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动力驱动离合装置由电机l-l、轴驱动伞形齿轮l-5、蜗管 驱动伞形齿轮1-9、蜗管驱动蜗杆1-8、轴驱动蜗杆1-6、离合器1-7、电磁铁 l-2及电磁离合器l-3构成,电机l-2轴与轴驱动伞形齿轮l-5连接,位于轴驱 动伞形齿轮中轴驱动蜗杆1-6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打黄油机芯,其特征是: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架分别套固在2根或2根以上的支撑导管上,伸缩式蜗轮压板套在2根或2根以上的支撑导管上,蜗管的上下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上下支撑板连接,蜗管的管身与伸缩式蜗轮压板内螺旋呈蜗轮蜗管配合且蜗管正反转动带动伸缩式蜗轮压板上下移动,泵油装置位于下支撑架下方且泵油装置中的油缸活塞与位于蜗管内的中心轴下端的凸轮相匹配,泵油装置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2根或2根以上的支撑导管中的一根支撑管进口连通、出口与黄油枪连通,中心轴的上端与动力驱动离合装置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波
申请(专利权)人:杨青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