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立峰专利>正文

胶装机夹面出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7169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能自动出本,减少工作量,提高工效的胶装机夹面出本机构,包括夹面台板,前、后拨轴,前、后拨杆,前、后扇形板和前、后夹板,夹面台板(1)其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口(40),所述前夹板(2)下面设有托板(4),前夹板下面联有前导向键(34)位于所述托板的导槽内,前导向键下面联有前导向键座(33)对应于所述前拨杆(141),托板两侧各联有上滑块(3)和下滑块(9)扣置于所述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两侧,所述前导向键座与托板间连有前夹板拉簧(35);所述机架上设有上部相对竖直、下部弯弧形下倾并前伸的出本导向斗(20),出本导向斗上部开口处对应于所述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胶装机的胶装封面及胶装封面后的书本、簿本的自动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装机夹面机构。
技术介绍
胶装机上的夹面机构用于将书籍、薄本的封面夹封于一侧涂胶的书页、纸张叠,使封面胶封于书籍纸张叠,胶装并封面成书本或薄本。已有技术中胶装机的夹面机构有用手动作业和电动作业的。手动作业工作量大,工效低。电动作业,特别是采用一套驱动机构完成夹面托板升降和前、后夹板开合的,结构较简单,且工效高。但手动还是电动的,其夹面托板左右高度不能调节,易出现封面胶封后因帖紧度不够而形成圆角的不良结果。CN2925897Y公告的胶装机夹面装置,夹面托板左右高度可以调节,能克服封面胶封后帖紧度不够而形成圆角的弊端。然而,已知的胶装机夹面机构,胶装夹面后夹面台上的书本或薄本需要从夹面台上手工转移,工作量较大,且影响工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胶装机胶装夹面后夹面台上的书本或薄本需手工转移,造成工作量大及影响工效的问题,为此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胶装机夹面出本机构,该机构在胶装机胶装夹面后,夹面台上的书本或薄本无需手工转移,而能自动输出,既省工,又快速,且无需耗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机架上设有底座,底座两侧设有左支承板和右支承板,左、右支承板间跨设有前拨轴和后拨轴,前、后拨轴上分别固定有前拨杆和后拨杆以及前扇形板和后扇形板,前、后拨轴上各联有相互啮合的齿轮A及齿轮B其中一齿轮与电机输出齿轮啮合;所述底座上左、右对称地固定有支座,支座上支设有能上、下移动一距离的夹面台板,所述前、后扇形板顶置于夹面台板,夹面台板上联有前导轮承板和后导轮承板,前、后导轮承板上各联有导轮位于所述扇形板的导槽内,夹面台板上面设有夹本后能回复的前夹板和后夹板,后夹板下面联有后导向键位于夹面台的导槽内;其特殊之处是:所述夹面台板其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口,所述前夹板下面设-->有托板,前夹板下面联有前导向键位于所述托板的导槽内,前导向键下面联有前导向键座对应于所述前拨杆,托板两侧各联有上滑块和下滑块扣置于所述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两侧,所述前导向键座与托板间连有前夹板拉簧;所述机架上设有上部相对竖直、下部弯弧形下倾并前伸的出本导向斗,出本导向斗上部开口处对应于所述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所述底座两侧设有左支承板和右支承板是指:底座两侧设有左固定座(8)和右固定座(18),左、右固定座前、后分别穿设有带斜块螺母(37)的调节丝杆(38),所述左支承板和右支承板上连有斜块座(36),左、右支承板(30)上的斜块座(36)搁置于调节丝杆上的斜块螺母(37);如此能调节左、右支承板高度。为使所述前夹板与托板间相对定位更趋合理,宜在所述托板后部下面开有凹槽,前夹板所联前导向键具有后部延伸段,该后部延伸段对应于托板的所述凹槽。宜在所述托板所联的下滑块与夹面台板间联有托板拉簧。宜在所述支承板上部联有拉簧,该拉簧下端通过支承板的通孔联于所述底座。本专利技术由于夹面台板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口,前夹板下面设有托板,前夹板下面联有前导向键和与前拨杆对应的前导向键座,托板两侧各联有上滑块和下滑块扣置于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两侧,前导向键座与托板间联有拉簧,故本专利技术在前、后夹板未夹合的原始状态时,或者在胶装夹面后复位时,夹面台板露出矩形通口,能使胶装夹面后的书本或薄本通过该通口自动下落,而在前夹板带动托板向后夹板靠拢过程中,托板能首先封闭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能实施夹面作业;本专利技术又由于机架上设有上部相对竖直、下部弯弧形下倾并前伸的出本导向斗,出本导向斗上部开口处对应于所述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故胶装夹面后的书本或薄本能自动下落至出本导向斗并借助惯性自动向下继而向前输出,此后重复胶装夹面、自动输出的作业,无需手工从胶装台上转移书本或薄本,既省工,又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A-A剖视状态一示意图;图5是图1A-A剖视状态二示意图;图6是图1A-A剖视状态三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夹面台板,2前夹板,3上滑块,4托板,401凹槽,5后夹板,6夹面电机,7底座,8左固定座,9下滑块,10导轮,111前扇形板,112后扇形板,12后导轮承板,13前导轮承板,141前拨杆,142后拨杆,15导向槽板,16支座,17导向块,18右固定座,19机架,20出本导向斗,21调节螺柱,22固定螺钉,23拉簧,24齿轮B,25后夹板拉簧,26后导向键座,27齿轮A,28托板拉簧,29电机输出齿轮,30支承板,31后导向键,321前拨轴,322后拨轴,33前导向键座,34前导向键,35前夹板拉簧,36斜块座,37斜块螺母,38调节丝杆,39夹面台调节手轮,40矩形通口。具体实施方式胶装机夹面出本机构,机架19上通过调节螺柱21和固定螺钉22设有底座7,底座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后对应的左固定座8和右固定座18,左、右固定座8、18上分别穿设有调节丝杆38,调节丝杆上设有斜块螺母37,设有上部连有斜块座36的左支承板和右支承板30,左、右支承板30以其斜块座36配合于调节丝杆上的斜块螺母37支承于左、右调节丝杆38,左、右支承板间跨设有前拨轴321和后拨轴322,前、后拨轴上分别固定有前拨杆141和后拨杆142以及前扇形板111和后扇形板112,前、后拨轴一端分别固定有相互啮合的齿轮A27及齿轮B24其中一齿轮与电机输出齿轮29啮合;底座7上左、右对称地固定有支座16,支座上连有导向块17;设有夹面台板1其下面连有导向槽板15,支座上的导向块17嵌置于导向槽板15的导向槽内,所述前、后扇形板顶置于夹面台板,夹面台板1上联有前导轮承板13和后导轮承板12,前、后导轮承板上各联有导轮10位于所述扇形板的导槽内,夹面台板上设有前夹板2和后夹板5,后夹板下面联有后导向键31位于夹面台的导槽内;夹面台板1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口40,前夹板2下面设有托板4,前夹板下面联有前导向键34位于托板4的导槽内,托板4后部下面开有凹槽401,前导向键-->34具有后部延伸段,该后部延伸段对应于托板的所述凹槽;前导向键下面联有前导向键座33对应于前拨杆141,托板两侧各联有上滑块3和下滑块9扣置于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40两侧,前导向键座33与托板4间联有前夹板拉簧35;机架上设有上部相对竖直、下部弯弧形下倾并前伸的出本导向斗20,出本导向斗上部开口处对应于所述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托板所联下滑块9与夹面台板间联有托板拉簧28,该托板拉簧的弹性系数小于前夹板拉簧;支承板30上部联有拉簧23,该拉簧下端通过支承板的通孔联于底座7。见图4状态一,此为初始状态,后夹板5未前移(图示未右移),前夹板和托板未后移(图示未左移),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40显露。见图2,电机输出齿轮29带动齿轮A27和前拨轴321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齿轮B24和后拨轴322顺时针方向转动——见图5状态二,前、后拨轴带动前、后扇形板111、112和前后拨杆141、142相向摆转一角度,前、后扇形板因半径变化,摆转后将夹面台板1抬高一距离,前、后拨杆摆转后,后拨杆靠于后夹板5下联的后导向键座26,前拨杆则拨动前夹板2下联的前导向键座33带动前夹板后移(图示左移),由于前导向键座与托板4间连有前夹板拉簧35,此拉簧弹性系数相对大,在未被拉伸时能拉动托板克服托板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胶装机夹面出本机构,机架(19)上设有底座(7),底座两侧设有左支承板和右支承板(30),左、右支承板间跨设有前拨轴(321)和后拨轴(322),前、后拨轴上分别固定有前拨杆(141)和后拨杆(142)以及前扇形板(111)和后扇形板(112),前、后拨轴上各联有相互啮合的齿轮A(27)及齿轮B(24)其中一齿轮与电机输出齿轮(29)啮合;所述底座(7)上左、右对称地固定有支座(16),支座上支设有能上、下移动一距离的夹面台板(1),所述前、后扇形板顶置于夹面台板,夹面台板上联有前导轮承板(13)和后导轮承板(12),前、后导轮承板上各联有导轮(10)位于所述扇形板的导槽内,夹面台板上面设有夹本后能回复的前夹板(2)和后夹板(5),后夹板下面联有后导向键(31)位于夹面台的导槽内;其特征是:所述夹面台板(1)其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口(40),所述前夹板(2)下面设有托板(4),前夹板下面联有前导向键(34)位于所述托板的导槽内,前导向键下面联有前导向键座(33)对应于所述前拨杆(141),托板两侧各联有上滑块(3)和下滑块(9)扣置于所述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两侧,所述前导向键座与托板间连有前夹板拉簧(35);所述机架上设有上部相对竖直、下部弯弧形下倾并前伸的出本导向斗(20),出本导向斗上部开口处对应于所述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

【技术特征摘要】
1、胶装机夹面出本机构,机架(19)上设有底座(7),底座两侧设有左支承板和右支承板(30),左、右支承板间跨设有前拨轴(321)和后拨轴(322),前、后拨轴上分别固定有前拨杆(141)和后拨杆(142)以及前扇形板(111)和后扇形板(112),前、后拨轴上各联有相互啮合的齿轮A(27)及齿轮B(24)其中一齿轮与电机输出齿轮(29)啮合;所述底座(7)上左、右对称地固定有支座(16),支座上支设有能上、下移动一距离的夹面台板(1),所述前、后扇形板顶置于夹面台板,夹面台板上联有前导轮承板(13)和后导轮承板(12),前、后导轮承板上各联有导轮(10)位于所述扇形板的导槽内,夹面台板上面设有夹本后能回复的前夹板(2)和后夹板(5),后夹板下面联有后导向键(31)位于夹面台的导槽内;其特征是:所述夹面台板(1)其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口(40),所述前夹板(2)下面设有托板(4),前夹板下面联有前导向键(34)位于所述托板的导槽内,前导向键下面联有前导向键座(33)对应于所述前拨杆(141),托板两侧各联有上滑块(3)和下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何立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