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714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的稳定性的LCD设备。LCD设备包括:LCD面板,包括多条栅线和与多条栅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底盖,设置在LCD面板下方;顶壳,包围LCD面板的上表面的边缘部分,并与底盖连接;控制PCB,设置在底盖的下表面;数据驱动PCB,设置在LCD面板的侧边,并提供数据信号到多条数据线;多个膜上芯片(COF),连接数据驱动PCB和LCD面板;多个柔性扁平电缆(FFC),连接数据驱动PCB和控制PCB;以及保护带,在保护带上黏合物涂覆在除了对应于FFC的区域以外的表面,多个凹槽在保护带的侧边对应于FFC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要求2008年11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08-0114912的优先权,在此援引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稳定性的液晶显示(LCD)设备。
技术介绍
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作为广泛使用的显示设备的一种,主要用作TV,或者主要用作测量仪器或信息终端的监视器。然而,CRT显示器的较重质量和较大尺寸已经成为尺寸小且重量轻的电子产品制造的阻碍。作为上述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由于LCD设备的例如轻、薄和低功耗驱动等优点,它们逐渐地在更大范围的应用领域内使用。因此,LCD设备被制造为具有更大的屏幕、更薄以及更低的功耗。LCD设备通过控制光透过液晶的量来显示图像。由于与CRT不同,LCD设备不是自发光显示设备,所以在LCD面板的背面设有包含提供光的单独光源的背光单元以可视地呈现图像。LCD面板由与背光单元的底盖连接的面板引导装置支撑。LCD面板包括安装有用于将栅信号提供给栅线的栅驱动单元的栅驱动PCB和将数据信号提供给数据线的数据驱动PCB。栅驱动PCB和数据驱动PCB通过连接至LCD面板边缘的膜上芯片(chip-on-film:COF)电连接至LCD面板。栅驱动PCB和数据驱动PCB还通过柔性扁平电缆(FFC)电连接至设在背光单元的下表面的控制PCB。在一般的LCD设备中,为了保护FFC免受外部冲击,将具有涂覆了黏合物的表面的保护带(protection tape)贴附到对应于FFC的区域。具体地,一般LCD设备的保护带贴附至对应于FFC的边缘区域的顶壳和底壳以覆盖FFC。然而,由于在一般的LCD设备中,保护带将FFC牢固地固定至底壳和顶壳,FFC被保护带限制住,使得连接至FFC的数据驱动PCB不能移动。因此在LCD设备的振动测试中,振动的冲击可能会导致在连接至LCD面板的数据驱动PCB和COF中产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基本上避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不足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LCD设备。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稳定性的LCD设备。本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后面的说明书中列出,在说明书中这些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施例的实施中体会到。通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以及所附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和获得本实施例的这些优点。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总体方面,一种LCD设备包括:具有多条栅线和与多条栅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的LCD面板;底盖,设置在LCD面板下方;顶壳,包围LCD面板的上表面的边缘部分,并与底盖连接;控制PCB,设置在底盖的下表面;数据驱动PCB,设置在LCD面板的侧边,将数据信号提供给多条数据线;多个膜上芯片(COF),连接数据驱动PCB和LCD面板;多个柔性扁平电缆(FFC),连接数据驱动PCB和控制PCB;以及保护带,黏合物涂覆在保护带上除了对应于FFC的区域以外的表面,多个凹槽在保护带的侧边对应于FFC形成。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对下面附图和详细描述的查看,其它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其它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将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并被随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本部分的任何内容都不会成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进一步的方面与优点将在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所有本公开的这些前述的概括描述和后面的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意于提供权利要求所公开的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所包含的附图用于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并引入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图解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LCD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2表示设置有图1中的系统驱动PCB的底盖的下表面。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保护带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例子在附图中示出。此后介绍的实施例作为例子以将其精神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因此,这些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施,而不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图示的方便,将增大表达设备的尺寸和厚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包括附图的本公开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LCD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2表示设置有图1中的系统驱动PCB的底盖的下表面。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保护带的平面图。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实施例的LCD设备包括显示图像的LCD面板110和设置在LCD面板110下方以提供光的背光单元120。此外,LCD设备还包括包围LCD面板110的上表面的边缘部分并固定到背光单元120的顶壳100。虽然没有在附图中详细示出,但是LCD面板110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以及插入在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结合在一起,彼此面对,并在两者之间保持均匀的盒间隙。在TFT基板上,形成有多条栅线、与栅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和在栅线与数据线之间的每个交叉处的TFT。提供扫描信号到栅线的栅驱动印刷电路板(PCB)111和提供数据信号到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印刷电路板(PCB)113设置在LCD面板110的边缘部分。栅驱动PCB 111和数据驱动PCB 113通过膜上芯片(COF)115电连接到LCD面板110。可以将COF 115替换为载带封装(TCP)。背光单元120包括具有开放上表面的底盖170、设置在底盖170内侧表面的至少一-->个光源150、平行于光源150设置用于将光源输出的光转换为平面光的导光板160和设置在导光板160上以会聚和发散光的光学片140。背光单元120可以还包括安放在底盖170内以容纳光源150、导光板160和光学片140的主支撑体130。虽然没有在附图中示出,但是背光单元120可以还包括设置为与底盖170的内表面接触以将导光板160发出的光反射到LCD面板110的反射片。导光板160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制成。虽然没有在附图中详细示出,但是导光板160具有楔形形状,即与设有光源150的入射面相对的导光板160的末端部分的厚度减小。将入射光折射到光学片140的棱镜图案可以形成在导光板160的背面。光学片140包括散射入射光的散射片、会聚入射光的聚光片和保护聚光片的保护片。除了灯之外,作为点光源,光源15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还可以设有包围光源150以将光源150发出的光引导至导光板160的引导部分。控制PCB 180设在底盖170的下表面。虽然没有详细示出,但是控制PCB180包括时序控制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DC-DC转换器和布线。控制PCB 180通过多个柔性扁平电缆(FFC)117与数据驱动PCB113连接。每个FFC 117在它们的末端部分都有连接端119并与PCB 180连接。保护带200贴附到顶壳100的一个侧面和底盖170的下表面,从而保护FFC 117。保护带200具有保护FFC 117的功能。在保护带200的侧边与每个FFC 117对应的区域形成凹槽。参见图3,保护带200包括在保护带的一端贴附到顶壳100的第一区域a1和在保护带的另一端贴附到底盖170的第二区域a2。第一黏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CD设备,包括:LCD面板,该LCD面板包括多条栅线和与所述多条栅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底盖,在所述LCD面板下方;顶壳,包围所述LCD面板的上表面的边缘部分,并与所述底盖连接;控制PCB,设置在所述底盖的下表面;数据驱动PCB,设置在所述LCD面板的侧边,将数据信号提供给所述多条数据线;多个膜上芯片,连接所述数据驱动PCB和所述LCD面板;多个柔性扁平电缆,连接所述数据驱动PCB和所述控制PCB;以及保护带,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在所述保护带的侧边对应于所述多个柔性扁平电缆形成,黏合物形成在所述多个凹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8-11-18 10-2008-01149121.一种LCD设备,包括:LCD面板,该LCD面板包括多条栅线和与所述多条栅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底盖,在所述LCD面板下方;顶壳,包围所述LCD面板的上表面的边缘部分,并与所述底盖连接;控制PCB,设置在所述底盖的下表面;数据驱动PCB,设置在所述LCD面板的侧边,将数据信号提供给所述多条数据线;多个膜上芯片,连接所述数据驱动PCB和所述LCD面板;多个柔性扁平电缆,连接所述数据驱动PCB和所述控制PCB;以及保护带,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在所述保护带的侧边对应于所述多个柔性扁平电缆形成,黏合物形成在所述多个凹槽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设备,其中所述保护带包括:第一区域,与所述顶壳的侧面相对贴附至所述顶壳;第二区域,与所述底盖的下表面相对贴附至所述底盖的下表面;多个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中对应于所述多个柔性扁平电缆形成的所述多个凹槽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设备,其中所述黏合物涂覆在所述保护带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三区域与所述多个柔性扁平电缆的个数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三区域通过部分地除去所述第二区域来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设备,其中所述黏合物不涂覆在所述多个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廷显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