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二胡音源发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7053 阅读:19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声二胡音源发声装置。包括琴弦、琴码、支架,其特征在于:琴码位于支架前端上的筒形壳体内,琴码外端支撑琴弦,琴码的内端接触有压电传感片,琴码的中部连接有辅助振动板。其特征在于:压电传感片信号输出连接后续处理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主要部件可通过注塑加工的方式完成生产过程,经济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国策和环保的潮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声二胡音源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的电声二胡音源的产生有两种:其一:直接在传统二胡上加上音色处理电路装置。其二将形体作为振动媒体。第一种脱离不了传统二胡的加工工艺及对蟒蛇皮的依赖。第二种因振动源不明确无法产生原始二胡近似的音色。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电声二胡音源发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声二胡音源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声二胡音源发声装置。本技术设计电声二胡音源发声装置,包括琴弦、琴码、支架,其特征在于:琴码位于支架前端上的筒形壳体内,琴码外端支撑琴弦,琴码的内端接触有压电传感片,琴码的中部连接有辅助振动板。其特征在于:压电传感片信号输出连接后续处理电路。本技术的优点是主要部件可通过注塑加工的方式完成生产过程,经济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国策和环保的潮流。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施工实例对本技术作详细使用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中包括琴弦1、琴码2、支架3,其特征在于:琴码2位于支架3前端上的筒形壳体4内,琴码2外端支撑琴弦1,琴码2的内端接触有压电传感片5,琴码2的中部连接有辅助振动板6。其特征在于:压电传感片5信号输出连接后续处理电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说明:拉弦乐器离不开琴弦、琴码,振动媒体源决定最后原始音色的产生,它有别于电子振荡器。电声二胡拉奏时通过琴弦将音阶信号传给琴码,琴码外端支撑琴弦,内端接触压电传感片,琴码中端为辅助振动板,音阶通过琴码,压电传感片将音阶振动信号传递给振动板产生振动,振动信号在筒形支架中得到整形,与微量放大。振动板振幅加大推动琴码上的辅助振动板,使之产生一定的谐波,合成后的振荡信号得到一个近似与传统二胡音色的信号。通过压电传感片输出给电子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声二胡音源发声装置,包括琴弦、琴码、支架,其特征在于:琴码位于支架前端上的筒形壳体内,琴码外端支撑琴弦,琴码的内端接触有压电传感片,琴码的中部连接有辅助振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声二胡音源发声装置,包括琴弦、琴码、支架,其特征在于:琴码位于支架前端上的筒形壳体内,琴码外端支撑琴弦,琴码的内端接触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泛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祝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