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70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具体地说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征是将银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至心跳期转至养殖容器内;银鱼受精卵投放量为:1800~2200粒/L;养殖容器水位保持在18~22cm;容器内水温控制在2~9℃;出膜后经55~60天养殖,苗种全长可达1.5~2.2cm,此时的苗种可供天然湖泊移植和池塘养殖之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天然饵料培养并结合人工饲料的投喂,诱导仔鱼开口摄食,克服了仔鱼不开口的技术瓶颈,为日后大银鱼的人工养殖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采用大银鱼苗种来进行移植,克服了采用投放受精卵来移植大银鱼的不足,可降低受精卵在天然水体中孵化的自然损耗,大大提高了移植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具体地说是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大银鱼(Protosal醒hyaloeranius〈Abbott》,分类地位鲱形目、 鲑鳟亚目、银鱼科、大银鱼属。大银鱼在长江中属海淡水洄游性鱼类,但亦可在内陆水域淡水中定居, 并形成陆封种群。大银鱼耐盐性强,适低温,在天然水域中适应性强并有 很强的生物竞争力。大银鱼是优质鱼类,通体透明、无剌、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深 受国内外欢迎。天然水体所产的大银鱼常年出口国外,尤其畅销日本、香 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外贸需求量急增,使大银鱼身价百倍,在 国内售价也均在80元/kg。天然水体中的大银鱼每年在最寒冷季节交配产卵,受精卵沉于水底, 由于鱼卵卵径很小,仅1. 0mm,因此,从天然水体中根本无法获得受精鱼卵。 大银鱼受精卵均是由人工采捕成熟亲本,通过半干法人工受精获得。受精 卵通常被用来向其它湖泊、水库移殖。受精卵在人工孵化条件下可以获得 出膜鱼苗,但鱼苗却无法存活。因为仔鱼不肯开口摄食,导致仔鱼卵黄耗 尽后就大批死亡。大银鱼是冷水性繁殖鱼类,受精卵在天然水体中的孵化需要60 80天, 损耗很大,而在池塘中孵化,损耗更大,出苗率更低。即使受精卵能成功 出苗,但由于池塘中大银鱼的开口饲料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出膜鱼苗 能生长至苗种的数量极少,严重影响了大银鱼的养殖产量。因此,多年来 大银鱼的池塘人工养殖一直没能成功推广,主要原因是苗种无保障。目前 国内外尚无可供批量供应大银鱼苗种的渠道,也没有具备培育大银鱼苗种 能力的生产单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银鱼受精卵孵化期内为保 证水质,需不停换水,使得水体中有机质、营养物质十分稀少,仔鱼出膜后,由于水体中缺乏天然饵料、人工饲料又不能使其开口从而大批死亡。 正是由于苗种培育的技术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大银鱼的人工养殖 因苗种缺乏而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长期以来一直止步不前。大银鱼成体的池塘养殖有零星报道,由于大银鱼苗种培育技术尚未突 破,养殖均采用直接向池塘投放人工受精卵方法,这种养殖方法无法被养 殖户接受,主要原因是养殖户没有能力自制大银鱼受精卵,同时受精卵在 池塘中孵化率太低,孵化出的鱼苗也因池塘中的大银鱼开口饵料得不到保 障而死亡,因此无法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 法。采用天然饵料培养并结合人工饲料的投喂,诱导仔鱼开口摄食,克服了 仔鱼不开口的技术瓶颈,为日后大银鱼的人工养殖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 采用大银鱼苗种来进行移植,克服了采用投放受精卵来移植大银鱼的不足, 可降低受精卵在天然水体中孵化的自然损耗,大大提高移植成功率。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采用以下培育步骤1、 先将大银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胚胎发育)至心跳期转至养殖容器内; 银鱼受精卵投放量为1800 2200粒/升;养殖容器水位保持在18 22cm; 容器内水温控制在2 9r。仔鱼出膜需8 10天;出膜后不要分离卵膜,出 膜20天内不换水,不添加新水。2、 出膜20天后每天添加富含浮游植物的新水8 12升,40天后每天添 加富含浮游植物的新水18 22升。3、 大银鱼垂直游泳后期食物投喂出膜20天内,食物为浮游植物,水 体浮游植物生物量保持在5.8 6.2mg/l;并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及光合 细菌液。4、 大银鱼平游早期食物投喂出膜21 40天内,食物为水体轮虫,保 持水体轮虫生物量8.0 9.0mg/l;继续投喂食用酵母及光合细菌液,再加喂 微囊饵料或细蛋黄;5、 大银鱼平游仔鱼至鱼种期食物投喂出膜41 60天内,食物为枝角 类或桡足类,保持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9.0 9.3mg/l;继续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光合细菌液及微囊饵料或细蛋黄;再加喂工饲料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量以每天无残饵为准;养殖55 60天,苗种全长可达1.5 2.2cm,此 时的苗种可供天然湖泊移植和池塘养殖之用。所述的水体浮游植物是菱形藻、栅列藻、针杆藻、衣藻、鼓藻、微囊藻 或网纹藻等。所述的水体轮虫是角突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多肢轮虫、三肢轮虫 或疣毛轮虫等。所述的枝角类是模糊裸腹潘、透明潘、僧帽潘、脆弱象鼻潘、短尾秀体 潘、蚤状潘、直额裸腹潘、模糊裸腹潘、脆弱象鼻潘或长刺潘。 所述的桡足类是英勇剑水蚤、东方贝克水蚤或中华窄腹水蚤。 所述的食用酵母投喂量为每天每升水约O.Olg。光合细菌液投喂量为每 天每升水约0. Olml。所述的微囊饵料或细蛋黄,投喂量为0. 04 0. 05g/万尾。 所述的丰年虫无节幼体是金诺牌-丰年虫卵孵出后3 6h的I期无节 幼体(滨州市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大银鱼苗种批量培育,在掌握天然水体中大银鱼仔鱼所食的天然 佴料组成后,在人工孵化后期通过温控调节,适时控制鱼苗最适宜的出膜期, 以保持与水体中人工培育的天然饵料(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准确 衔接,诱导仔鱼成功开口摄食,开口后的仔鱼通过人工饵料与天然饲料的配 合投喂,可解决大银鱼仔鱼不开口摄食的难题。使用本方法可批量培育2公 分左右的大银鱼苗种,每0.8立方水体可育苗种近30万尾,育苗存活率75% 左右。为大银鱼人工养殖提供了必备的基础保障,为日后大银鱼的人工养殖 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采用大银鱼苗种来进行移植,克服了采用投喂受精 卵来移植大银鱼的不足,可降低受精卵在天然水体中孵化的自然损耗,大大 提高了移植成功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采用以下培育步骤本专利技术准备玻璃养殖箱4个,单个养殖箱规格长*宽*高=125*80*120 (cm),在受精卵人工孵化至心跳期时全部换水一次并转移至玻璃养殖箱内。 养殖箱水位保持在18cm, 4箱共放至心跳期的受精卵约160万粒。水温7°C 时孵化10天后仔鱼出膜,密度最高的一箱出膜鱼苗打样估算约36.3万尾/ 箱,刚出膜的鱼苗仔鱼平均体长4.7mm;平均全长4. 8mm。至20天时,鱼苗 已平游,平均体长5.9mm;平均全长6. lmm。出膜后不分离卵膜,不换水,4 天后卵膜将会自行溶解成为有机质,这部分有机质是培育水体饵料生物的理 想原料。出膜后20天内不换水,不添加新水。出膜20天后每天添加富含浮 游植物的新水10升,出膜40天后每天添加新水20升,出膜后的养殖在室温 下进行。每箱平均养殖参数如下单箱大银鱼苗种培育的天然饵料情况-(1) 、大银鱼垂直游泳后期(出膜20天内)天然食物主要组成为水体自 生的浮游植物(针杆藻、鼓藻、微囊藻或衣藻)等,水体浮游植物含量在 6. Omg/1。(2) 、大银鱼平游早期(出膜21 40天内)食物主要组成为水体自生的 轮虫(角突臂尾轮虫、蒲达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多肢轮虫、三肢轮虫) 等,水体轮虫生物量为S.6mg/1 (后期轮虫数量略有不足,从养鱼池塘中捞 取加以补充)。(3) 、大银鱼平游仔鱼至鱼种期(出膜41 60天内)食物主要组成为水 体自生的枝角类(模糊裸腹潘、透明搔、僧帽潘、脆弱象鼻潘)及桡足类(英 勇剑水蚤、东方贝克水蚤),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为9.3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培育步骤:    (1)、先将银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至心跳期转至养殖容器内;银鱼受精卵投放量为:1800~2200粒/L;养殖容器水位保持在18~22cm;容器内水温控制在2~9℃,仔鱼出膜需8~10天;出膜后不要分离卵膜,出膜20天内不换水,不添加新水;    (2)、出膜20天后每天添加富含浮游植物的新水8~12升,40天后每天添加富含浮游植物的新水18~22升,水体浮游植物生物量控制在5.8~6.2mg/l;    (3)、大银鱼垂直游泳后期食物投喂:出膜20天内,食物为浮游植物,水体浮游植物生物量保持在5.8~6.2mg/l;并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及光合细菌液;    (4)、大银鱼平游早期食物投喂:出膜21~40天内,食物投喂为轮虫,保持水体轮虫生物量8~9.0mg/l;继续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及光合细菌液,再加喂微囊饵料或细蛋黄;    (5)、大银鱼平游仔鱼至鱼种期食物投喂:出膜41~60天内,食物投喂为枝角类或桡足类,保持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9.0~9.3mg/l;继续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光合细菌液及微囊饵料或细蛋黄;再加喂人工饲料丰年虫无节幼体;养殖55~60天,苗种全长可达1.5~2.2cm,此时的苗种可供天然湖泊移植和池塘养殖之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培育步骤(1)、先将银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至心跳期转至养殖容器内;银鱼受精卵投放量为1800~2200粒/L;养殖容器水位保持在18~22cm;容器内水温控制在2~9℃,仔鱼出膜需8~10天;出膜后不要分离卵膜,出膜20天内不换水,不添加新水;(2)、出膜20天后每天添加富含浮游植物的新水8~12升,40天后每天添加富含浮游植物的新水18~22升,水体浮游植物生物量控制在5.8~6.2mg/l;(3)、大银鱼垂直游泳后期食物投喂出膜20天内,食物为浮游植物,水体浮游植物生物量保持在5.8~6.2mg/l;并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及光合细菌液;(4)、大银鱼平游早期食物投喂出膜21~40天内,食物投喂为轮虫,保持水体轮虫生物量8~9.0mg/l;继续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及光合细菌液,再加喂微囊饵料或细蛋黄;(5)、大银鱼平游仔鱼至鱼种期食物投喂出膜41~60天内,食物投喂为枝角类或桡足类,保持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9.0~9.3mg/l;继续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光合细菌液及微囊饵料或细蛋黄;再加喂人工饲料丰年虫无节幼体;养殖55~60天,苗种全长可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炜纲张敏莹刘凯段金荣徐东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