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光刻胶材料用于将掩膜图像转印到一层或多层的材料层中,例如将掩膜图像转印到金属层、介质层或半导体衬底上。但随着半导体工艺的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利用光刻工艺在材料层中形成小特征尺寸的掩膜图形变得越来越困难。
2、为了提高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度,业界已提出了多种双重图形工艺,包括自对准双重图形(self-aligned double patterning,sadp)工艺和反向自对准双重图形(reverseself-aligned double patterning,re-sadp)工艺。
3、但是在双重图形工艺的过程中,形成的填充层的形貌存在高低不平的问题,使得形貌高的位置存在蚀刻不足或薄膜残留风险,形貌低的位置存在过蚀刻或底层薄膜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
2、提供基底以及覆盖于所述基底表面的掩膜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区域及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所述初始牺牲图形包括第一初始牺牲图形和第二初始牺牲图形;在所述掩膜层表面上形成多个分立的第一牺牲图形和至少一个第二牺牲图形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区域及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所述初始牺牲图形包括第一初始牺牲图形和第二初始牺牲图形;在所述掩膜层表面上形成多个分立的第一牺牲图形和至少一个第二牺牲图形包括: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区域及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所述初始牺牲图形包括第一初始牺牲图形和第二初始牺牲图形;在所述掩膜层表面上形成多个分立的第一牺牲图形和至少一个第二牺牲图形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区域及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所述初始牺牲图形包括第一初始牺牲图形和第二初始牺牲图形;在所述掩膜层表面上形成多个分立的第一牺牲图形和至少一个第二牺牲图形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始牺牲图形和覆盖所述第一初始牺牲图形的侧墙层构成所述第一牺牲图形,所述第二初始牺牲图形和覆盖所述第二初始牺牲图形的侧墙层构成所述第二牺牲图形;相邻的所述第二牺牲图形之间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具有第三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宽度,第三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所述第一牺牲图形和第二牺牲图形的顶部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刻蚀去除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部分厚度的所述掩膜层的同时,刻蚀去除所述第三凹槽和第二凹槽底部的部分厚度的所述掩膜层,使得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底部部分厚度的所述掩膜层采用反向深宽比刻蚀工艺,采用所述反向深宽比刻蚀工艺进行刻蚀时,第一凹槽底部的掩膜层被刻蚀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凹槽底部的掩膜层被刻蚀的厚度,所述第三凹槽底部的掩膜层被刻蚀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底部的掩膜层被刻蚀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深宽比刻蚀工艺采用的前驱体为氟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反向深宽比刻蚀工艺进行刻蚀时,所述第一凹槽底部产生的刻蚀副产物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凹槽底部产生的刻蚀副产物厚度,所述第三凹槽底部产生的刻蚀副产物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底部产生的刻蚀副产物厚度,且在刻蚀过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底部产生的刻蚀副产物依次被去除,以对底部的掩膜层进行刻蚀,而所述第二凹槽底部的掩膜层表面保留有部分厚度的刻蚀副产物,保留的所述刻蚀副产物阻挡对第二凹槽底部的掩膜层的刻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