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铬土壤异位绿色低碳生态快速修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614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低碳且快速的含铬土壤修复方法,在传统沼渣协同硫酸亚铁处置含铬土壤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产生了出乎意料的结果,既绿色低碳修复了含铬土壤,又大大加快反应进度。过程中先将含铬土壤与沼渣、硫酸亚铁等不均匀混合,静置反应后不定期进行搅拌,使得Cr(VI)还原大大加速。本工艺避免了传统持续搅拌形成的均一环境导致沼渣中微生物被Cr(VI)毒害,而持续引入空气使得无法维持厌氧微生物适宜的厌氧环境。本工艺采用的静置‑交替环境促进了厌氧、兼氧及好氧微生物的多样性协同,同时及时消耗了亚硫酸盐及硫化物,促进了微生物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生态修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铬土壤的绿色低碳生态修复技术。


技术介绍

1、

2、含铬土壤修复思路是将剧毒cr(vi)还原为cr(iii)。传统工艺是硫酸亚铁还原法,专利号201410101586.0介绍了一种利用硫酸亚铁原位修复含cr(vi)场地的方法。该法硫酸亚铁投加量巨大,导致土壤酸化,同时形成硫酸盐二次污染,此外cr(vi)有残留,cr(vi)含量无法达到目前国家的土壤管控标准。专利号201610370386.4提供了一种沼渣协同硫酸亚铁生态处置含铬土壤的方法,该技术将废弃物沼渣、碳源及硫酸亚铁混合后静置养护,较好去除cr(vi)的同时,减少硫酸亚铁投加量,大大缓解土壤酸化及硫酸盐二次污染,生态效果明显。但该技术养护时间较长,增大了反应周期,一般需要20天以上时间,同时容易产生硫化物恶臭。文献《硫酸亚铁与沼渣共处置含铬土壤的协同效应研究》尝试通过搅拌增加传质的方式促进反应,但结果发现搅拌加剧了cr(vi)对沼渣菌剂的毒害作用,同时搅拌容易带进空气,无法达到厌氧环境,结果效果反而变差。目前含铬土壤修复尚未找到绿色低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铬土壤异位绿色低碳生态快速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土壤异位绿色低碳生态快速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硫酸亚铁、沼渣、生物营养剂、含铬土壤及水的配比后的混合物满足如下:水份含量25-65%,硫酸亚铁占含铬土壤干重在0.05-5%,沼渣占含铬土壤干重0.01-5%,生物营养剂占含铬土壤干重0.01-3%,Fe(II):Cr(VI)在0.01-4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土壤异位绿色低碳生态快速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生物营养剂主要成分为碳源,同时也包含氮源、磷源及微量元素,碳源一般为葡萄糖、乙酸盐,也可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铬土壤异位绿色低碳生态快速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土壤异位绿色低碳生态快速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硫酸亚铁、沼渣、生物营养剂、含铬土壤及水的配比后的混合物满足如下:水份含量25-65%,硫酸亚铁占含铬土壤干重在0.05-5%,沼渣占含铬土壤干重0.01-5%,生物营养剂占含铬土壤干重0.01-3%,fe(ii):cr(vi)在0.01-4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土壤异位绿色低碳生态快速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生物营养剂主要成分为碳源,同时也包含氮源、磷源及微量元素,碳源一般为葡萄糖、乙酸盐,也可为糖蜜、餐厨垃圾、沼液等有机固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土壤异位绿色低碳生态快速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沼渣指厌氧反应过程的固体残余物,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磊宋建霖咸瑛卓李荣强李小彩李瑞栋尹炳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