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设施,具体为一种地下管廊动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地下管廊又称“共同管沟”,就是把市政、电力、通讯、燃气、供水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化的隧道。地下管廊可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让技术人员无需反复开挖路面,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
2、地下管廊短则几公里,长则数十公里,一方面,地下管廊常伴随着潮湿环境,对输送管道以及配套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正常功能会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巡检人员不可能实时完全掌握地下管廊的运行工况,需要定期进行大量的巡检工作,存在着劳动强度大,且工作量大以及检测难度大的问题,且关于地下管廊的结构稳定性很难进行监测。
3、传统的地下管廊监测系统可能只能监测到部分管段或者局部区域,难以实现对整个管廊系统的全面监测覆盖,存在监测盲区和漏检问题。此外,地下环境湿润且环境复杂,监测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需要维护,可能面临维修困难、维护成本高昂等问题,影响监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部分监测设备需要人工干预或者定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廊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100)包括固定座舱(110)、电源控制盒(130)以及位于固定座舱(110)外周的若干行走辊组(120),所述固定座舱(1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线盒(140),所述电源控制盒(130)的内侧设有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重力感应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辊组(120)的数量为六个且均匀分布于固定座舱(110)的外周,所述接线盒(140)用于各个行走辊组(120)之间的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廊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100)包括固定座舱(110)、电源控制盒(130)以及位于固定座舱(110)外周的若干行走辊组(120),所述固定座舱(1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线盒(140),所述电源控制盒(130)的内侧设有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重力感应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辊组(120)的数量为六个且均匀分布于固定座舱(110)的外周,所述接线盒(140)用于各个行走辊组(120)之间的电控线路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盒(130)的重力感应模块输出端与固定座舱(110)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辊组(120)包括转筒套(121)定轴杆(122)以及分别固定于转筒套(121)内测的永磁块(125)和固定于定轴杆(122)表面的定子座(123),所述定子座(123)的表面设有若干与永磁块(125)一一对应布置的线圈(124),所述转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百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