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分层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5858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取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岩土分层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机构、联动机构以及三个伸缩机构,其内部设置有能够带动顶部安装基板纵向移动的纵向空心杆以及位于纵向空心杆内部且在受到液体压力后带动纵向空心杆向上运动的纵向伸缩杆。该岩土分层取样装置,能够使得地下土壤按照其本身的深度被取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定点深度的土壤进行分析,提高设备对不同深度土壤检测的精准度,此外,一旦发生螺旋叶片被缠绕的现象,该装置会出现相对特定部位的制动状态,从而对驱动电机和螺旋叶片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取样,具体为一种岩土分层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1、岩土取样装置是土壤采集的重要辅助设备,岩土的取样分析是各大工程在施工前必要的工作,通过岩土取样分析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依次提出对应的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建议。

2、例如,公开号为“cn208818520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岩土分层取样装置”,其通过调节环驱动钻探装置下探到指定深度,且转动转杆可带动采样头进行转动,使采样头可对不同深度的岩土进行取样,让岩土通过转杆进入转杆的内部,有效提高了取样装置的可控性,同时,通过转动驱动装置,使驱动装置可对转盘和调节环进行调节,使转盘可带动直齿轮和顶杆让抓地装置与岩土抓紧,且调节环可带动钻探装置向下钻探,使钻探装置达到指定深度,有效提高了取样装置的简易性。

3、再通过仔细了解上述岩土分层取样装置能够得知:其在实际工作时,钻探装置是依靠其随电机的转动,使得地下的土壤产生向上的分离效果,从而将深层的土壤提取,但是,由于地下情况无法掌控,很多情况下,一些岩石会沉积在土壤层或者一些树木根部会伸入土壤,一旦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分层取样装置,包括中心设置有一号轴孔(2)的底部支撑基板(1)、位于底部支撑基板(1)正上方的顶部安装基板(3)、固定安装于顶部安装基板(3)上端面中心的驱动电机(4)以及设置于顶部安装基板(3)边缘部位的二号轴孔(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分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7)包括纵向转动筒(71)和盖入外壳(75),所述纵向转动筒(71)的内部设置有底端为开口状态的土壤储存空腔(72),所述纵向转动筒(71)的底部边角设置有倒角结构a,且所述倒角结构a底端的结构半径与所述土壤储存空腔(72)的结构半径一致、倒角结构a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分层取样装置,包括中心设置有一号轴孔(2)的底部支撑基板(1)、位于底部支撑基板(1)正上方的顶部安装基板(3)、固定安装于顶部安装基板(3)上端面中心的驱动电机(4)以及设置于顶部安装基板(3)边缘部位的二号轴孔(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分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7)包括纵向转动筒(71)和盖入外壳(75),所述纵向转动筒(71)的内部设置有底端为开口状态的土壤储存空腔(72),所述纵向转动筒(71)的底部边角设置有倒角结构a,且所述倒角结构a底端的结构半径与所述土壤储存空腔(72)的结构半径一致、倒角结构a顶端的外圆的结构半径与所述纵向转动筒(71)外圆的结构半径一致,所述纵向转动筒(71)的圆周侧面设置有与纵向转动筒(71)为一体式结构的螺旋叶片(73),所述纵向转动筒(71)的顶端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从动柱结构(74),所述从动柱结构(74)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状态的内插入槽(79),所述盖入外壳(75)的内部设置有底端为开口状态且能够插入至从动柱结构(74)外围的插入限位槽(77),所述盖入外壳(75)的顶端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一号连接板(76),所述盖入外壳(75)的圆周面设置有两个与内插入槽(79)对应的外插入孔(78),每个对应的内插入槽(79)和外插入孔(78)之间通过插入限位杆(710)对接,每个所述插入限位杆(710)的端部均设置有一个与其一体式结构的联动板(711),所述插入限位杆(710)的杆体外围安装有一个处于拉伸状态的主螺旋弹簧(712),所述主螺旋弹簧(712)的一端与联动板(711)固定连接,所述主螺旋弹簧(712)的另一端与所述盖入外壳(75)的圆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土分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限位槽(77)的纵向剖面的结构外形与所述从动柱结构(74)的纵向剖面的结构外形一致、均为多边形结构,且所述插入限位槽(77)的纵向剖面的结构尺寸与所述从动柱结构(74)的纵向剖面的结构尺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土分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8)包括转动空心柱(81),所述转动空心柱(81)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转子(5)的转子固定槽(815),所述转动空心柱(81)内部的下半段设置有柱形活动空腔(82),所述转动空心柱(81)在位于所述柱形活动空腔(82)的正上方设置有多边形活动空腔(83),所述转动空心柱(81)的顶端和柱形活动空腔(82)的底端之间通过三号轴孔(84)连通,所述转动空心柱(81)在位于所述多边形活动空腔(83)的内部安放有能够沿多边形活动空腔(83)纵向活动的多边形活动板(85),所述多边形活动板(85)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贯通三号轴孔(84)的纵向活动轴(87),所述多边形活动板(85)的上端面安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副螺旋弹簧(86),所述纵向活动轴(87)在位于所述柱形活动空腔(82)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能够沿柱形活动空腔(82)纵向活动的上转动板(88),所述柱形活动空腔(82)在位于所述上转动板(88)的正下方安放有能够转动的下转动板(810),所述下转动板(810)的下端面中心固定安装有贯通转动空心柱(81)底端中心的下转动轴(813),且所述下转动轴(813)在贯通转动空心柱(81)的部位通过轴承安装在通孔内部,所述下转动轴(8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一号连接板(76)固定安装的二号连接板(8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翔周玉礼昝日晨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