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静与轴径刚度可调的液体复合节点,属于列车转向架转臂关节。
技术介绍
1、列车转向架与转臂连接的液体复合节点,是列车转向架与转臂之间的连接关节。由于转臂终端连接的是轮对轴箱,列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皆由此关节承受,因此液体复合节点主要承受沿列车运行方向的纵向载荷。
2、随着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由于受道路不平顺的影响,轨道极为微小的起伏都会对高速运行的列车造成高频载荷冲击而引起高频振动。此外,列车高速运行时通过桥梁、隧道等外部因素的激扰也会引起高频振动。
3、根据动力学要求转臂关节在直线高速运行(产生高频振动)时,须提供较大的沿运行方向上的径向刚度来保证运行稳定性,以提高临界速度;在过曲线(产生低频大振幅)时,提供较小的刚度以保证良好的过曲线性能,减小磨耗,因为刚度小时液体复合节点较容易偏扭转,使转臂较易于摆动,车轮能够适应性的减小与轨道的冲角,从而降低磨耗。这种高频振动时所要求的刚度为业内所称的动刚度,而低频振动时所要求的刚度为业内所称的静刚度。由于普通关节难以实现大的动静刚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静与轴径刚度可调的液体复合节点,包括中部具有芯轴球(101)的芯轴(1)、环绕芯轴球(101)硫化粘接的橡胶层(2)、在橡胶层(2)外周与橡胶层硫化粘接的内套体(3),其特征在于:在液体复合节点的前后两侧的内套体(3)内分别设置腔底为橡胶层(2)的前型腔(5)和后型腔(6),在芯轴球(101)上设有连通前型腔(5)和后型腔(6)的流道孔(7),沿流道孔(7)在芯轴球(101)内设有用于增加液体复合节点轴向刚度的轴向刚度增大结构(8),在前型腔(5)、后型腔(6)和流道孔(7)内充满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与轴径刚度可调的液体复合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与轴径刚度可调的液体复合节点,包括中部具有芯轴球(101)的芯轴(1)、环绕芯轴球(101)硫化粘接的橡胶层(2)、在橡胶层(2)外周与橡胶层硫化粘接的内套体(3),其特征在于:在液体复合节点的前后两侧的内套体(3)内分别设置腔底为橡胶层(2)的前型腔(5)和后型腔(6),在芯轴球(101)上设有连通前型腔(5)和后型腔(6)的流道孔(7),沿流道孔(7)在芯轴球(101)内设有用于增加液体复合节点轴向刚度的轴向刚度增大结构(8),在前型腔(5)、后型腔(6)和流道孔(7)内充满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与轴径刚度可调的液体复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芯轴球(101)中部的前后外周为圆柱面,使前型腔(5)和后型腔(6)中部腔底的橡胶层(2)的中央区域为厚度均匀的中部均匀区(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与轴径刚度可调的液体复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体(3)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内收拢形成左挡圈(303)和右挡圈(304),左挡圈(303)内壁与芯轴球(101)的左端面之间的橡胶层为左压胀层(201),右挡圈(304)内壁与芯轴球(101)的右端面之间的橡胶层为右压胀层(202);所述内套体(3)的左右两端与芯轴(1)之间有间距,形成能够使左压胀层(201)向左胀出的左压胀空间(9)和能够使右压胀层(202)向右胀出的右压胀空间(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动静与轴径刚度可调的液体复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型腔(5)和后型腔(6)的设置是在液体复合节点的前后两侧的内套体(3)上开设前框口和后框口,在前框口和后框口上分别设置前密封盖板(301)和后密封盖板(302),由前密封盖板(301)、前框口与橡胶层(2)形成前型腔(5),由后密封盖板(302)、后框口与橡胶层(2)形成后型腔(6)。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涛,罗俊,左滨槐,王叶青,周鹏,唐维,郑鹏伟,林达文,梁斌,宁明龙,唐运轮,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