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可调通流截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4906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可调通流截面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转动设有转轴,所述缸体的内部对应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汽封与后汽封,所述转轴对应缸体的内部转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第三叶轮,叶轮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端面外沿处贯穿设有若干流道,所述流道的内部分别转动设置有翻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设有驱动翻板转动的调节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缸体,缸体内部设置可转动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第三叶轮。在叶轮之间设置隔板,隔板之间设置通槽,通常内部转动设置翻板,通过调节翻板角度,对流通面积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汽轮机工况对流通面积进行合理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具体为一种汽轮机可调通流截面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功的外燃回转式机械。来自锅炉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依次经过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和动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2、现有汽轮机设计一般是根据国家标准参数或者是根据业主蒸汽参数和使用要求,对汽轮机进行设计,汽轮机主机设计主要就是确定通流参数等。就目前情况而言,汽轮机设计制造之后,其汽流通流面积就确定了,在运营过程或者是检修中无法调整。在汽轮机特别是阶段性功率变化较大的情况,例如冬季供暖满负荷运行,夏季仅供工厂用汽半负荷或者是低于半负荷运行,或者周期性满负荷半负荷运行的汽轮机,因通流面积是按照经济工况或者额定工况设计,且在运行过程或者停机过程等汽轮机的整个使用周期直到报废期间不可调整,导致在半负荷或低负荷运行情况下,仍然是按照满负荷通流面积运行,相对于满负荷时汽轮机的效率会低约10个百分点,汽轮机效率较低,影响汽轮机的经济性,与当前节能减排高效背道而驰。

3、因此,急需专利技术设计一种能够调节通流面积的汽轮机,提高在半负荷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机可调通流截面装置,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内部转动设有转轴(2),所述缸体(1)的内部对应转轴(2)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汽封(3)与后汽封(4),所述转轴(2)对应缸体(1)的内部转动设有叶轮(5),所述叶轮(5)包括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第三叶轮,其中,所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以及第二叶轮与第三叶轮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呈圆形板件,且所述隔板(6)的端面外沿处贯穿设有若干流道(7),所述流道(7)的内部分别转动设置有翻板(8),所述隔板(6)的内部设有驱动翻板(8)转动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可调通流截面装置,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内部转动设有转轴(2),所述缸体(1)的内部对应转轴(2)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汽封(3)与后汽封(4),所述转轴(2)对应缸体(1)的内部转动设有叶轮(5),所述叶轮(5)包括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第三叶轮,其中,所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以及第二叶轮与第三叶轮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呈圆形板件,且所述隔板(6)的端面外沿处贯穿设有若干流道(7),所述流道(7)的内部分别转动设置有翻板(8),所述隔板(6)的内部设有驱动翻板(8)转动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可调通流截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隔板(6)内部的环形腔体(9),所述环形腔体(9)与所述隔板(6)同轴设置,且所述环形腔体(9)位于所述流道(7)的外侧,所述翻板(8)包括转动设置于流道(7)内部的转动杆以及固定连接在转动杆外周面处的板件,所述转动杆沿隔板(6)径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转动杆远离隔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0),且所述齿轮(10)位于所述环形腔体(9)的内部,所述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军杨伟朝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恒联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