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具体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线圈绕制用定型工装。
技术介绍
1、大部分干式变压器的线圈为矩形结构,这种结构的线圈在绕制的过程中,不能像圆筒线圈一样自然成形,而且容易出现线圈绕制不符合矩形要求的情况,也容易出现线圈被绕大或是变形的情况,因此干式变压器线圈缠绕到线架上后,一般需要对线圈做定型处理。
2、现有的干式变压器线圈的定型方式如下:通过相应的工装人工手动来挤压干式变压器线圈的四个侧面进行定型。上述定型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陷:第一,人工手动来挤压干式变压器线圈的四个侧面,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若用力过大会损坏线圈表皮绝缘层,用力过小则不能形成预期的定型效果;第二,现有的定型操作只能先从对称的两面开始,再旋转90度后对另外两面进行定型,这样会让第一次定型的两面又变形,需要反复进行操作,效果不理想;第三,人工手动作业,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干式变压器线圈绕制用定型工装,用以提高干式变压器线圈定型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式变压器线圈绕制用定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1),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台(1)上的第一压紧装置(2)和第二压紧装置(3);2个所述第二压紧装置(3)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装置(2)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紧装置(2)用于压紧线圈的相对的两侧,2个所述第二压紧装置(3)用于共同压紧线圈的另外两侧;所述第一压紧装置(2)包括第一推板(26)、第二推板(27),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传动杆(24)和第二传动杆(25);所述第一传动杆(24)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242)和第二螺纹(243),所述第二传动杆(25)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第三螺纹(252)和第四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变压器线圈绕制用定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1),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台(1)上的第一压紧装置(2)和第二压紧装置(3);2个所述第二压紧装置(3)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装置(2)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紧装置(2)用于压紧线圈的相对的两侧,2个所述第二压紧装置(3)用于共同压紧线圈的另外两侧;所述第一压紧装置(2)包括第一推板(26)、第二推板(27),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传动杆(24)和第二传动杆(25);所述第一传动杆(24)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242)和第二螺纹(243),所述第二传动杆(25)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第三螺纹(252)和第四螺纹(253);所述第一推板(26)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242)和所述第三螺纹(252),所述第二推板(27)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243)和所述第四螺纹(253);所述第一传动杆(24)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5)能够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推板(26)和所述第二推板(27)相互靠近,以挤压线圈;所述第二压紧装置(3)包括传动部件和第三推板(39);所述传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推板(39)移动;所述第三推板(39)位于所述第一推板(26)和所述第二推板(27)之间;2个所述第三推板(39)彼此相对,以用于相互靠近而挤压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线圈绕制用定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三传动杆(34)、第一套筒(35)、第二套筒(36)、第一连杆(37)、第二连杆(38)和限位滑杆(310);所述第三传动杆(34)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第五螺纹(342)和第六螺纹(343);所述第一套筒(35)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五螺纹(342),所述第二套筒(36)螺纹连接于所述第六螺纹(343);所述第一连杆(3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35),所述第一连杆(3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推板(39);所述第二连杆(3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36),所述第二连杆(3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推板(39);所述限位滑杆(310)平行于所述第三传动杆(34),并靠近所述第三传动杆(34);所述第一套筒(35)和所述第二套筒(36)均滑动穿设于所述限位滑杆(310);所述第三传动杆(34)能够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套筒(35)和所述第二套筒(36)沿所述第三传动杆(34)运动,进而驱动2个所述第三推板(39)相互靠近,以挤压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线圈绕制用定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装置(2)还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所述第一传动杆(24)的一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所述第一传动杆(24)的另一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3);所述第二传动杆(25)的一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所述第二传动杆(25)的另一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3);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211),所述第一传动杆(24)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211)配合啮合的第二齿轮(241),所述第二传动杆(25)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211)配合啮合的第三齿轮(251);所述第一齿轮(211)用于驱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聪,何崇颖,叶灿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翔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