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0416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总膨胀箱、水热交换器、电池冷却器、第一电子水泵、第二电子水泵以及四通阀,所述水热交换器、所述电池冷却器、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第二电子水泵以及所述四通阀均连接在所述总膨胀箱的外壳上;所述总膨胀箱的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膨胀腔以及第二膨胀腔,所述总膨胀箱的外壳中具有换热流道,所述换热流道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流道。本公开可以有效集成了实现热管理功能所需部件,能够明显改善前舱布置空间较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属于新能源汽车,特别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增程式电动汽车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根据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技术原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前舱内需要布置发动机以及发电机等,这对整车的热管理系统和前舱布置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2、相关技术中,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散热器、低温散热器、冷凝器、风扇、高温膨胀箱、低温膨胀箱、电池冷却器、水热交换器等部件。为了方便以上部件的布置,以上各个部件一般分散布置在前舱中。并且,在布置时,预先在前舱内划线,以确定出各个部件的安装界限,然后在实际安装时,再根据划定的界限将各个部件布置在对应的位置空间内。

3、然而,虽然热管理系统中各个部件分散布置在前舱内可以便于装配,但是,由于热管理系统的部件之间需要相互连通后形成一个冷却循环回路。这样,就使得管路连接过多,造成发动机前舱内部件布置空间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可以集成热管理系统的部分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总膨胀箱(1)、水热交换器(2)、电池冷却器(3)、第一电子水泵(4)、第二电子水泵(5)以及四通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膨胀箱(1)包括箱体(11)以及连接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为长条板件,所述连接件(12)位于所述箱体(11)的一侧面的中部,且所述连接件(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箱体(11)与所述连接件(12)所连接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总膨胀箱(1)、水热交换器(2)、电池冷却器(3)、第一电子水泵(4)、第二电子水泵(5)以及四通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膨胀箱(1)包括箱体(11)以及连接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为长条板件,所述连接件(12)位于所述箱体(11)的一侧面的中部,且所述连接件(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箱体(11)与所述连接件(12)所连接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板面以及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第二板面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连接件(12)的长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流道中的一个为第一子流道(101),所述第一子流道(101)位于所述水热交换器(2)以及所述电池冷却器(3)之间,且所述第一子流道(101)分别与所述电池冷却器(3)的出口以及所述水热交换器(2)的第一端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流道中的一个为第二子流道(102),所述第二子流道(102)与所述第一子流道(101)间隔,所述第二子流道(102)位于所述箱体(11)与所述第二电子水泵(5)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华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