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404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属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大承载竖向弹簧、阻尼筒、中心阻尼筒、联通长孔、上盖板、中间板、双面冠状凸体、单面冠状凸体、底板、单面凹形板以及螺栓;大承载竖向弹簧、阻尼筒、中心阻尼筒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盖板、中间板连接;双面冠状凸体位于中间板、单面凹形板的凹面之间,单面冠状凸体位于单面凹形板的平面与底板之间;大承载竖向弹簧沿上盖板周边对称呈矩形布置,中心阻尼筒与上盖板中心对齐,多个阻尼筒沿中心阻尼筒周边呈圆形布置,且阻尼筒与所述中心阻尼筒通过联通长孔连接,其内充满粘滞阻尼液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增大三维隔振装置竖向阻尼,提高三维隔振建筑地震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振动控制。


技术介绍

1、三维隔振技术,目前应用主要集中在核电设备设施抗震,传统民用建筑领域的三维隔振应用较少。随着城市地铁线路的不多丰富发展,地铁沿线的各类公共建筑,尤其学校、科研院所、精密电子厂房、高档办公等,对于地铁振动影响需要严格控制,三维隔振技术可以较好地降低地铁振动,同时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2、地铁振动影响的降低,依靠三维隔振中的竖向低频隔振,竖向低频可以有效远离地铁运行的振动主要能量频带,进而减小地铁振动影响。同时,现有技术隔振装置竖向低频意味着竖向刚度小,在地震来临时,低竖向刚度引发隔振体系较大的竖向变形及摇摆转动,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受到明显影响,限制了三维隔振技术的工程应用,引入有效阻尼可减小低刚度造成的大变形及摇摆转动,然而现有三维隔振限于竖向承载的需要,竖向变形不宜过大,常规的阻尼装置耗能效率低,缺乏有效可靠的竖向阻尼装置,难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如cn111288119a公开的一种惯容和摩擦摆支座组合的三维隔振装置、cn11278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隔振装置包括:大承载竖向弹簧(1)、阻尼筒(2)、中心阻尼筒(3)、联通长孔(4)、上盖板(5)、中间板(7)、双面冠状凸体(81)、单面冠状凸体(82)、底板(9)、单面凹形板(10)以及螺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5)顶部还设置有顶板(6),顶板(6)与上盖板(5)之间设置有井字形的加劲肋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冠状凸体(81)、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隔振装置包括:大承载竖向弹簧(1)、阻尼筒(2)、中心阻尼筒(3)、联通长孔(4)、上盖板(5)、中间板(7)、双面冠状凸体(81)、单面冠状凸体(82)、底板(9)、单面凹形板(10)以及螺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5)顶部还设置有顶板(6),顶板(6)与上盖板(5)之间设置有井字形的加劲肋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冠状凸体(81)、单面冠状凸体(82)与中间板(7)、单面凹形板(10)、底板(9)的接触面均设置摩擦系数不大于0.2的摩擦材料,其中单面冠状凸体(82)顶面与单面凹形板(10)底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小于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栓(11)顶部通过上盖板(5)上表面的螺栓及抗振螺母(12)拧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中心阻尼筒(3)周边呈圆形布置的阻尼筒(2)为至少4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长孔(4)为上下设置的多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多筒联通长孔粘滞阻尼装置的三维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中心阻尼筒(3)周边呈圆形布置的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贞云付仰强刘航杜修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