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0285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网络评估领域,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将多个时刻的栖息地斑块作为节点,将斑块面积和动态类型作为节点属性,评估由动态、相互关联的多个时刻的栖息地斑块的景观的时空连通性;其中,栖息地斑块之间空间交互的概率由两者之间的距离与物种扩散距离共同决定,栖息地斑块之间发生时间交互的概率由两个相对时刻的景观斑块类型和物种扩散时间的反指数函数决定。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能更准确地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栖息地网络产生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网络评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景观连通性是景观结构和功能连续性的体现,是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完整和生物多样性丰度的重要表征。促进生物栖息地斑块的连通性将减轻栖息地破碎化对物种生存的负面影响、增强物种的扩散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维持生物多样性。良好的景观连通性有利于促进生物基因的交流、物种迁徙和繁殖,在保障生态过程、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景观连通性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尽管目前已有许多种景观连通性指标和相关模型可供使用,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部分指标会错误地随景观破碎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景观都被栖息地覆盖或景观中仅有一块栖息地时,有些指标会得出景观连通性为0的错误结果;部分指标对栖息地流失与破碎化的响应不够敏感,且对空间分辨率的敏感度较高;多数指标仅考虑斑块之间的直接连通性而未考虑间接连通性,因此忽略了景观中能有效促进物种移动/扩散的踏脚石效应。

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景观变化的评估时期、区域地理空间数据集和栖息地斑块的动态变化类型,得到景观变化的评估时期内任意时期内栖息地斑块之间的时间连通概率和栖息地斑块的时间连通网络,如公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时间连通概率、空间连通概率、空间连通网络和时间连通网络,遍历任意两个斑块之间的所有路径,在所有潜在的连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景观变化的评估时期、区域地理空间数据集和栖息地斑块的动态变化类型,得到景观变化的评估时期内任意时期内栖息地斑块之间的时间连通概率和栖息地斑块的时间连通网络,如公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时间连通概率、空间连通概率、空间连通网络和时间连通网络,遍历任意两个斑块之间的所有路径,在所有潜在的连通路径上搜寻路径上累积的时间连通概率和空间连通概率乘积的最大值,得到栖息地斑块的时空连通概率,如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时间空间双重交互网络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栖息地斑块和时空连通概率,得到景观变化的评估时期内的景观时空连通性指数,如公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时间空间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静龚健胡宗楠杨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