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用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
技术介绍
1、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在对电容进行加工时就会使用到电容外壳,通过电容外壳可以有效增加电容进行使用时的防护。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818383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09月04日,一种电容外壳,包括筒形的壳体,还包括用于减少电容振动支撑杆和支撑柱,所述壳体内固定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支撑柱,所述壳体内壁固定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柱的第一侧壁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电容外壳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粘贴于所述支撑柱的第二侧壁,缓冲层的材料为聚酯纤维,所述支撑柱为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弧度与电容的外壁弧度相同;所述缓冲层呈圆弧状,所述圆弧状的弧度与电容的外壁弧度相同,所述电容外壳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两端,所述固定部上开有圆形通孔,所述壳体底部外侧中心设有圆柱,所述圆柱内设有轴向的内螺孔,所述内螺孔与所述圆柱同轴,所述壳体底部外侧设置有卡位,所述卡位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外边缘,所述壳体的材料为abs树脂。
3、上述方案虽然通过使用支撑杆和支撑柱,能够有效减少电容在电容外壳中的振动,不影响电容的使用,但是其在进行使用时常常由于对冲击力处理不够从而导致设备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包括电容壳体(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电容上盖(3),所述电容上盖(3)下方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上限位内块(8),所述电容上盖(3)的上端设置有预留上凹槽(5),所述预留上凹槽(5)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上导块(6),且连接上导块(6)与电容上盖(3)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上盖(3)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圆凹槽(4),且防滑圆凹槽(4)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电容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防滑软条(2),且防滑软条(2)与电容壳体(1)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防滑软条(2)设置有两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内块(8)上方的外部设置有上螺纹外块(19),且上螺纹外块(19)与上限位内块(8)为一体结构,所述上限位内块(8)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梯软块(10),且限位梯软块(10)与上限位内块(8)固定连接。
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壳体(1)下方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滑下底垫(9),且防滑下底垫(9)与电容壳体(1)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防晃动下圈块(16)内壁的上方设置有防护软垫圈(18),且防护软垫圈(18)与防晃动下圈块(16)和电容上盖(3)均粘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包括电容壳体(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电容上盖(3),所述电容上盖(3)下方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上限位内块(8),所述电容上盖(3)的上端设置有预留上凹槽(5),所述预留上凹槽(5)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上导块(6),且连接上导块(6)与电容上盖(3)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上盖(3)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圆凹槽(4),且防滑圆凹槽(4)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电容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防滑软条(2),且防滑软条(2)与电容壳体(1)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防滑软条(2)设置有两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容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内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仁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威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