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骨修复材料、3d打印的,尤其是指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针对骨缺损的常用治疗方法为骨移植术,常见的骨移植手术由于传统骨修复支架与骨缺损处尺寸一致,导致传统骨修复支架具有较大的尺寸,通常需要通过手术开启较大的创面放入骨修复支架,手术带来的二次创伤不仅会进一步伤害患者,还有术后感染的风险;此外,传统骨修复支架难以完全填充形状不规则的骨缺损部位,可能导致支架的破损,支架破损形成的碎片大小不一,较小的碎片可能随体液流向身体其他部位,产生不良后果。受限于制备工艺,传统制造方法制造的颗粒状或微球状的生物陶瓷骨修复支架大多为不规则实心或多孔微球,微球的外部尺寸和内部多孔结构无法精准调控,随机的外部尺寸和内部多孔结构极大影响了骨修复支架的性能,并且不同操作者制备的不同批次的骨修复支架均有所差异,难以保证骨修复支架的性能统一,因此骨修复支架的骨修复效率仍有提高的空间。
2、光固化3d打印技术,是近年快速发展的新型材料成型技术,常见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有立体光刻打印,数字光处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修复支架为仿生多孔结构,采用陶瓷材质,其外部轮廓为圆球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修复支架的直径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多孔结构使用双曲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2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修复支架为仿生多孔结构,采用陶瓷材质,其外部轮廓为圆球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修复支架的直径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多孔结构使用双曲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2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微球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多孔结构的宏观平均孔径为100-1200μm。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