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质联用,尤其是涉及一种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1、液质联用仪主要应用于药物代谢及药物动力学研究、临床药理学研究、天然药物开发研究、新生儿筛选、蛋白与肽类的鉴定、残留分析、毒物分析、环境分析公安、环保、食品、自来水、卫生防疫等行业。液质联用仪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这样会影响液质联用仪的正常运行。为此,我们通过相应的降温装置对液质联用仪进行降温冷却,从而保证液质联用仪的高效使用。
2、液质联用仪的内部一般分为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区域以及用于检测的检测区域,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电子元件的热量会足部升高,当温度过高以后会导致液质联用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影响检测的有序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在液质联用仪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泵给降温背板提供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在循环过程中将液质联用仪安装腔室内的温度带走,提高液质联用仪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包括:
4、降温背板,安装在液质联用仪的安装腔室内,所述降温背板的内部设置有纵横交错设置的多根冷却通道,纵向设置的相邻两所述冷却通道相互连通后形成第一通道,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所述冷却通道相互连通后形成第二通道;
5、连接柱,其一端与所述降温背板连接,另一端与液质联用仪的电路板的背部相抵接;
6、介质储存箱,其内部存有冷却介质;
7、供液管
8、回液管道,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回液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介质储存箱内。
9、可选地,所述降温背板采用铝合金制成。
10、可选地,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降温背板连接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冷却通道内。
11、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循环通道。
12、可选地,所述介质储存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介质储存箱分隔为供液区和回流区,所述泵安装在所述供液区内,所述回液管道的出液口连接至所述回流区的底部。
13、可选地,所述隔板靠近所述介质储存箱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过水堰。
14、可选地,所述降温装置进一步包括:
15、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液质联用仪的安装腔室内;
16、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在液质联用仪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泵给降温背板提供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在循环过程中将液质联用仪安装腔室内的温度带走,提高液质联用仪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背板采用铝合金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降温背板连接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冷却通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循环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储存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介质储存箱分隔为供液区和回流区,所述泵安装在所述供液区内,所述回液管道的出液口连接至所述回流区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介质储存箱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过水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进一步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背板采用铝合金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降温背板连接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冷却通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质联用仪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循环通道。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路淋,罗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律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