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051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6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隔振抗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限位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造价低廉的特点,同时还占用建筑内部空间小、便于建筑布局。本技术建筑结构限位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顶板、底板、上限位柱、下限位柱和连接结构,上限位柱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下限位柱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并且在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之间设有竖向限位间隙。本技术中的限位装置除用于隔震建筑外,还能用于钢结构建筑、桥梁、船用机械设备等可能产生竖向位移或摇摆的建筑结构中,具有多样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隔振抗震,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结构隔振抗震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隔震建筑,由下到上整体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底部基础、隔震层和上层建筑。底部基础通过隔震层支承着上层建筑。隔震层设置橡胶支座、钢弹簧支座等弹性隔振装置。这些弹性隔振装置能够发生竖向和水平变形,能够吸收地震冲击和能量。有些情况下,如地震或弹性隔振装置损坏失效,为防止上层建筑竖向位移或振幅过大,通常在隔震层设置用于限位和防护的建筑结构。这些建筑结构通常是钢筋混凝土墙体或柱体。这一技术方案采用土木结构,因而限位尺寸的精度有限、本身造价较高、占用建筑内部空间、影响建筑布局,整体的经济性不好,尤其是一些特殊建筑中,这些建筑结构的设置给实际工程带来更多困扰。

2、有鉴于此,市场迫切需要一种经济实用的建筑结构限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结构限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造价低廉的特点,同时还占用建筑内部空间小、便于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上限位柱、下限位柱和连接结构,上限位柱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下限位柱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并且在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之间设有竖向限位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螺柱和螺母,上连接板固定在上限位柱上、下连接板固定在下限位柱上,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设置对应的通孔,螺柱安装在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的通孔中,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的两侧均布置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上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上限位柱、下限位柱和连接结构,上限位柱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下限位柱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并且在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之间设有竖向限位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螺柱和螺母,上连接板固定在上限位柱上、下连接板固定在下限位柱上,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设置对应的通孔,螺柱安装在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的通孔中,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的两侧均布置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上分别设有加强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坚陈龙孙金阳徐义范立雄王乾鸿胡卢成隋庆海王建立王海明韩艳艳王永国刘洋袁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