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048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包括有一液体供应部、一待测液体泵、复数个液体管道、复数个重量测量装置以及一控制单元。所述的待测液体泵具有一液体入口以及复数个液体出口,液体入口与液体供应部相连接。所述的复数个液体管道分别以一端与所述的复数个液体出口相连接,每一个液体管道具有一出口。所述的复数个重量测量装置则分别与所述的复数个液体管道的出口相对应,每一个重量测量装置上设置有一容器以提供容置由对应的液体管道出口所流出的液体。所述的控制单元,其是与所述的复数个重量感测装置相偶接,以接收所述的复数个重量所侦测到的重量信号,并进行自动运算,进而显示各口的流量均匀性,以利筛选液体泵的分流状态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流检测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测量纺丝分流装置中提供润 滑液体分流的液体泵的分流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丝的过程当中,计量泵是控制成丝品质是否均匀的重要的元件。它对 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或熔体精确计量并将其均匀地输送到喷丝头上。早期使用轴 向活塞式纺丝泵,现在都采用齿轮式纺丝泵。纺丝泵是主要将纺丝流体,连续、 定量而均匀地从喷丝头或喷丝板的毛细孔中挤出而成液态细流,再给空气、水 或凝固浴中固化成丝条的过程称为纺丝或纤维成形。刚纺成的丝条称为初生纤 维。纺丝是合成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改变纺丝的工艺条件,可在较大 范围内调节纤维的结构,从而相应地改变所得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按成纤高聚物的性质不同,化学纤维的纺丝方法主要有熔体纺丝法和溶液 纺丝法两大类,此外,还有特殊的或非常规的纺丝方法。其中,根据凝固方式 的不同,溶液纺丝法又分为湿法纺丝和干法纺丝两种。在化学纤维的生产时, 多数采用熔体纺丝法生产,其次为湿法纺丝生产,只有少量的采用了干法或其 他非常规纺丝方法生产。在纺丝的过程中,由于成丝需要经过传输机构的传递,为了避免成丝在输 送过程中与机构间的摩擦而损伤成丝的品质,以及为了避免传输机构间的磨损 而影响输送成丝的效率或者是损伤成丝。在现有技术中,纺丝泵多半会与润滑 液体泵相连接。凭借润滑液体泵所分流出的润滑液体送入对应的纺丝泵的分丝 道中, 一方面可以润滑纺丝,另一方面更可以润滑输送的机构。 一般而言,如图1A所示,液体泵l具有一入口 10以及复数个分流液体出口 11。润滑液体从 所述的入口 IO流入,而由各个分流液体出口 11流出至对应的纺丝道中。所述 的液体泵的一端具有一动力输入轴14,以及动力单元(例如马达)相连接。 在液体泵的分流中,需要注意液体泵的各个分流液体出口所分出的流量是否均匀,因此液体泵流量测量以及分流确认,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以维持曰后纺丝制程品质以及纺丝传输机构的寿命。如图1B、图1C所示,现有技术中,测试液体泵的方法多半为利用量杯的方式,在液体泵1的分流液体出口 11连接管体12,然后在管体12的一端设置量杯13。然后在一定的时间之后,再对各个量杯13测量重量或者是观测量杯13的液面是否一致,以确保液体泵1分出润滑液体的流量。上述方法的缺点在于,必须要利用人力对每一个量杯进行确认,才能够了解组装后的纺丝泵是否维持各口流量的一致与稳定。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人力以及时间上的耗费,也间接导致成本上的增加。综合上述,因此亟需一种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解决现有结构对人力资源的高依赖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液体供应部;一4寺测液体泵,其是具有一液体入口以及复数个液体出口 ,所述的液体入口与所述的液体供应部相连接,所述的待测液体泵将由所述的液体入口进入的液体分流以分别由所述的复数个液体出口流出;复数个液体管道,其是分别以一端与所述的复数个液体出口相连接,每一个液体管道具有一出口;复数个重量测量装置,其是分别与所述的复数个液体管道的出口相对应,每一个重量测量装置上设置有一容器以提供容置由对应的液体管道出口所流出的液体;以及一控制单元,其是与所述的复数个重量感测装置相偶接,以接收所述的复数个重量所侦测到的重量信号。较佳的是,所述的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更具有一液体吸取装置,包括一移动平台,其是进行一垂直方向移动;以及复数个吸取管路,其是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平台上,每一个吸取管路是与每一个容器相对应。其中每一个吸取管路的另一端是与所述的液体供应部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是自动测量分流的液体重量并将测量结果传输至中控电脑,以自动检测液体泵分流流量,并进行自动运算,进而显示待测液体泵各口的流量均匀性,以利筛选液体泵的分流状态是否合格,进而减少检测人力以及提升检测效率与精准度。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凭借吸取装置吸取已经测量完毕的分流液体,使得自动测量分流液体的检测动作不会因为容器溢满而停止。附图说明图1A是液体泵立体示意图1B是现有的液体泵分流测量方式示意图(一);图1C是现有的液体泵分流测量方式示意图(二);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液体管道与容器内壁关系示意图;图4是移动平台动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液体泵;10-入口; ll-分流液体出口; 12-连接管体;13-量杯;14-动力输入轴;2-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20-液体供应部;201-液体容器;202-线性移动单元;2021-驱动单元;2022-调整轨道;203-导管;204-轨道;21-4寺测液体泵;210-液体入口; 211、 212-液体出口; 213-驱动马达;214-支撑架;22-液体管道;220-出液管;221-斜面;23-平台;24-重量测量装置;25-容器;26-控制单元;27-液体吸取装置;270-移动平台;271-吸取管路;272-轨道;273-动力单元;28-液气分离装置;281-抽气泵;282-分离容器;283-储液槽;284-液体动力供应单元;2840-马达;2841-泵;2842-回流管路;90-液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目的以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下文特将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相关细部结构以及设计的理念原由进行说明,以使得审查委员可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详细说明陈述如下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示意图。所述的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2,包括有一液体供应部20、 一待测液体泵21、复数个液体管道22、复数个重量测量装置24以及控制单元26。所述的液体供应部20主要具有一液体容器201以及一线性移动单元202。所述的液体容器201其内提供容置一液体9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液体90是润滑液体, 一般多为油与水的混合物,但不以此为限。所述的液体容器201具有一导管203与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的液体入口 210相连接。由于所述的液体容器201与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之间的高度会影响到液体的压力,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凭借所述的线性移动单元202,控制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的位置,进而调整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与所述的液体容器201间的高度。所述的线性移动单元202,其是与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相连接,以提供控制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与所述的液体容器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线性移动单元202更具有一驱动单元2021以及一调整轨道2022。所述的驱动单元2021是马达与螺杆的组合,其是属于现有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凭借一支撑架214偶接在所述的调整轨道2022上,凭借所述的驱动单元2021所提供的动力控制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在所述的调整轨道2022上的位置,进而改变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与所述的液体容器201间的高度。除此之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液体容器201更可以设置在一可调整位置的轨道204上,以利使用者调整所述的液体容器201与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之间的高度,进而控制液体流入所述的待测液体泵21的压力。所述的待测液体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泵分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液体供应部; 一待测液体泵,其是具有一液体入口以及复数个液体出口,所述的液体入口与所述的液体供应部相连接,所述的待测液体泵将由所述的液体入口进入的液体分流以分别由所述的复数个液体出口 流出; 复数个液体管道,其是分别以一端与所述的复数个液体出口相连接,每一个液体管道具有一出口; 复数个重量测量装置,其是分别与所述的复数个液体管道的出口相对应,每一个重量测量装置上设置有一容器以提供容置由对应的液体管道出口所流出 的液体;以及 一控制单元,其是与所述的复数个重量感测装置相偶接,以接收所述的复数个重量所侦测到的重量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士端蔡政展郭志维杨志仁
申请(专利权)人:陆联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