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
技术介绍
1、经搜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3892655u,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上板、前副车架下板、安装塔架、前摆臂安装支架、悬置安装支架、稳定杆安装支架以及转向器安装支架;前副车架上板与前副车架下板连接构成汽车前副车架的主体;前摆臂安装支架、悬置安装支架、稳定杆安装支架以及转向器安装支架均设置在汽车前副车架的主体上,安装塔架为单独成型件,焊接在汽车前副车架的主体上。将安装塔架与汽车前副车架上下板拆分成单独的零件,当需要调整安装塔架的板厚满足强度要求时,只需要单独调整安装塔架的板厚即可,副车架上板的板厚不用调整,因此,由原模具成型的待使用汽车副车架的主体以及成型于主体上的支架可直接移植到不同载荷车型,提高了汽车副车架的通用化率。
2、目前,全球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环保及维修保养成本低前提下,已成为当前主流汽车,全新新能源汽车开发势不可当,车副车架总成零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副车架总成的结构形式、刚度及强度对整车耐久性、舒适性、操控性有很大的影响,是衡量轿车或suv减振、舒适、操控性的重要依据,因此汽车的前副车架总成结构设计和优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而现有的前副车架,稳定性较差,一般前副车架都是将分件进行组合焊接、涂装之后形成一个总成零部件,因前副车架组合分件数多,加工工序繁琐、因此产品造价成本高,如由于产品零件强度、外观、性能要求达不到,经恶劣行车环境下前副车架总成零件寿命缩短,更换此零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其优点是稳定性好和使用寿命长。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上板,所述前横梁上板的底部焊接有前横梁下板,所述前横梁上板的表面焊接有左前悬置支架,所述前横梁下板的表面焊接有散热器支架上板左,所述前横梁上板和前横梁下板的一端分别焊接有左纵梁上板和左纵梁下板,所述左纵梁上板的表面焊接有左摆臂前点安装支架,所述前横梁上板和前横梁下板的另一端分别焊接有右纵梁上板和右纵梁下板,所述左纵梁上板和右纵梁上板之间焊接有后横梁上板,所述左纵梁下板和右纵梁下板之间焊接有后横梁下板,所述左纵梁上板的表面焊接有稳定杆左安装支架,所述右纵梁上板的表面安装有稳定杆右安装支架,所述右纵梁上板的表面焊接有右摆臂前点安装支架,所述前横梁下板的表面焊接有散热器支架上板右,所述前横梁上板的表面焊接有右前悬置支架。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左纵梁上板、右纵梁上板常规简单、平顺面轮廓造型,更改为凸包造型,模具冲压过程中凸包可以提供吸料作用,增大产品表面积,由原来产品叠料造成的外观不良、尺寸不良、强度不足等作出了改善,解决了产品不良风险,还为解决模具因叠料问题加大模具磨损提供了便利,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产品加工过程提升效率,避免产品冲压过程叠料而需要的打磨工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了基础。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纵梁上板和右纵梁上板的内壁均安装有套管。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套管,便于使用。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前悬置支架与前横梁上板之间焊接有悬置加强板。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板,提高右前悬置支架的稳定性。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前悬置支架和右前悬置支架的表面均焊接有螺母套。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母套,便于安装。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横梁上板和后横梁上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左摆臂前点安装支架和右摆臂前点安装支架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孔,便于固定安装。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套管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不伤线路。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器支架上板左和散热器支架上板右的表面开设有条形固定孔。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条形固定孔,便于固定散热器,可对散热器微调,方便安装。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技术通过将左纵梁上板、右纵梁上板常规简单、平顺面轮廓造型,更改为凸包造型,模具冲压过程中凸包可以提供吸料作用,增大产品表面积,由原来产品叠料造成的外观不良、尺寸不良、强度不足等作出了改善,解决了产品不良风险,还为解决模具因叠料问题加大模具磨损提供了便利,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产品加工过程提升效率,避免产品冲压过程叠料而需要的打磨工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了基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上板(1)的底部焊接有前横梁下板(2),所述前横梁上板(1)的表面焊接有左前悬置支架(3),所述前横梁下板(2)的表面焊接有散热器支架上板左(4),所述前横梁上板(1)和前横梁下板(2)的一端分别焊接有左纵梁上板(5)和左纵梁下板(6),所述左纵梁上板(5)的表面焊接有左摆臂前点安装支架(7),所述前横梁上板(1)和前横梁下板(2)的另一端分别焊接有右纵梁上板(8)和右纵梁下板(9),所述左纵梁上板(5)和右纵梁上板(8)之间焊接有后横梁上板(10),所述左纵梁下板(6)和右纵梁下板(9)之间焊接有后横梁下板(11),所述左纵梁上板(5)的表面焊接有稳定杆左安装支架(12),所述右纵梁上板(8)的表面安装有稳定杆右安装支架(13),所述右纵梁上板(8)的表面焊接有右摆臂前点安装支架(14),所述前横梁下板(2)的表面焊接有散热器支架上板右(15),所述前横梁上板(1)的表面焊接有右前悬置支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上板(5)和右纵梁上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悬置支架(16)与前横梁上板(1)之间焊接有悬置加强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置支架(3)和右前悬置支架(16)的表面均焊接有螺母套(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上板(1)和后横梁上板(10)的表面均开设有左摆臂前点安装支架(7)和右摆臂前点安装支架(14)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7)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支架上板左(4)和散热器支架上板右(15)的表面开设有条形固定孔(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上板(1)的底部焊接有前横梁下板(2),所述前横梁上板(1)的表面焊接有左前悬置支架(3),所述前横梁下板(2)的表面焊接有散热器支架上板左(4),所述前横梁上板(1)和前横梁下板(2)的一端分别焊接有左纵梁上板(5)和左纵梁下板(6),所述左纵梁上板(5)的表面焊接有左摆臂前点安装支架(7),所述前横梁上板(1)和前横梁下板(2)的另一端分别焊接有右纵梁上板(8)和右纵梁下板(9),所述左纵梁上板(5)和右纵梁上板(8)之间焊接有后横梁上板(10),所述左纵梁下板(6)和右纵梁下板(9)之间焊接有后横梁下板(11),所述左纵梁上板(5)的表面焊接有稳定杆左安装支架(12),所述右纵梁上板(8)的表面安装有稳定杆右安装支架(13),所述右纵梁上板(8)的表面焊接有右摆臂前点安装支架(14),所述前横梁下板(2)的表面焊接有散热器支架上板右(15),所述前横梁上板(1)的表面焊接有右前悬置支架(1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坚,李庆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庆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