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诸如电路板的电气装置的连接器及其固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025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气装置的连接器及其固定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在连接操作之前和之后作用在焊接部件上的应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连接器(10),该电路板连接器(10)能够在固定至印刷电路板(P)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与配合连接器连接,并且该电路板连接器(10)设有:壳体(20),该壳体(20)形成有用于保持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端子(30)的端子保持部(40)和从该端子保持部(40)的外围边缘向前延伸的插座;安装槽(60),所述安装槽(60)形成在作为插座(50)的一部分的侧壁(52)中;电路板固定部(70),所述电路板固定部(70)在侧壁的厚度范围内保持在安装槽(60)中,并且焊接至印刷电路板(P)的上表面;安装部(54),所述安装部(54)形成在侧壁(52)中并且具有敞开的前侧;以及限制构件(80),所述限制构件(80)与配合连接器分开形成,其能够在电路板固定部(70)前方安装在侧壁(52)的厚度范围内,并且具有能够与安装部(54)的下表面(54A)接合的一端以及能够与印刷电路板(P)的下表面接合的另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装置的连接器及其固定方法,所述连接器例如是通过焊接而固定至电路板的电路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2004-214093、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HI 1-67374和日本 未审专利公开No. 2004-31259中公开的电路板连接器传统上被认为是利用固定部件固定 至电路板表面的电路板连接器。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2004-214093中公开的电路板连接器包括整体形成在壳 体上的钩部。该钩部从壳体的下表面向下突出之后向后延伸。通过将电路板的末端边缘部 夹在该钩部与壳体的下表面之间来将电路板连接器固定至电路板的表面。根据这种构造, 整个壳体被扩大了。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H11-67374中公开的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作为固定部件的固定夹。该固定夹由压配合到壳体中的压配合部、固定至电路板的固定支腿部以及连接所述压配合部和固定支腿部的连接部组成。在将压配合部压配合到壳体中之后,将固定支腿部插入到形成于电路板中的安装孔中,从而将电路板连接器固定至电路板的表面。根据这种构造,必须使用具有复杂结构的固定夹,并且必须在电路板中形成安装孔。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2004-31259中公开的电路板连接器包括由树脂制成并且以围绕连接端子的方式布置的壳体,以及金属的屏蔽箱。该屏蔽箱包括用于固定电路板的锁定件。根据这种构造,锁定件形成为屏蔽箱的一部分,并且只可能应用于设有屏蔽箱的电路板连接器。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2005-166149中公开的电路板连接器已知为解决上述问 题的电路板连接器。该电路板连接器包括形成在壳体的侧壁中的安装槽和在侧壁的厚度范 围内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的板状固定部件。根据这种构造,由于固定部件布置在两个侧壁 的厚度范围内,所以能够避免整个壳体的扩大。此外,由于固定部件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 能够通过将固定部件焊接至电路板表面来将电路板连接器固定至电路板,所以不必在电路 板中形成安装孔。这种构造也适用于不包括屏蔽箱的电路板连接器。 然而,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2005-166149中公开的电路板连接器中,例如,如 果在电路板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连接后沿竖直方向摇动从配合连接器向后抽出的电线,则 焊接部件直接受到应力。因此,例如由于焊接部件中的裂缝,有可能降低接头强度。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2005-317357中公开的电路板连接器是已知的对该问题 的对策。该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座,该插座允许将配合连接器装配至其中,并且配合连 接器包括钩状的限制部。当连接两个连接器时,限制部与电路板的下侧接合,同时与插座的 前边缘一起夹着电路板。因此,如果沿竖直方向摇动从配合连接器向后抽出的电线,则限制 部受到应力,从而能够减小作用在焊接部件上的应力。 然而,如果沿竖直方向摇动电线,则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2005-317357中的限制部直接受到来自配合连接器的外力,并且该限制部很可能与配合连接器一起沿竖直方向移动。此外,如果限制部沿竖直方向移动,则电路板很可能沿竖直方向移动。那么,即使能够减小作用在焊接部件上的应力,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其他部件也会受到不利影响。此外,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2005-317357中公开的构造中,当连接两个连接器时,限制部与电路板的下侧接合。例如,即使在连接操作之前沿着远离电路板表面的方向牵拉电路板连接器,也不能减小作用在焊接部件上的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形开发了本专利技术,并且其目的是通过防止电路板沿竖直方向的移动来减小在连接操作之前和之后作用在焊接部件上的应力。 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是从 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在固定至诸如电路板的电气装置的 固定表面的状态下与配合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保持一个或多个端子的端子保持部和从该端子保持部突 出的插座; 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至少一个安装槽形成在作为壳体的一部分的侧壁中; 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件在侧壁的厚度范围内至少部 分地保持在安装槽中,并且固定至电气装置的固定表面; 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至少一个安装部形成在侧壁中并且具有敞开的前侧;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件与配合连接器分开形成,安 装在侧壁的厚度范围内,并且具有能够与安装部的电气装置侧的表面接合的一端以及能够 与电气装置的基本面对所述固定表面的表面相接合的另 一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件在第一固定部件前方安装在侧 壁的厚度范围内。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连接器,该电路板连接器能够在固定 至电路板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与配合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保持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端子的端子保持部和从该端子保 持部的外围边缘向前突出的插座;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形成在作为壳体的一部分的侧壁中; 第一固定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在侧壁的厚度范围内保持在安装槽中,并且被 焊接至电路板的上表面;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形成在侧壁中并且具有敞开的前侧;以及 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与配合连接器分开形成,其在第一固定部件前 方安装在侧壁的厚度范围内,并且具有能够与安装部的下表面接合的一端以及能够与电路 板的下表面的表面接合的另一端。 根据这种构造,首先通过将保持在安装槽中的第一固定部件焊接至电路板的上表 面来将壳体固定至电路板的上表面。接着,通过使第二固定部件的相对末端与安装部的下 表面及电路板的下表面接合来将插座的前边缘固定至电路板的上表面。在该状态下,当受5到沿远离电路板上表面的方向的力时,能够通过第二固定部件来防止插座的前边缘与电路 板的上表面分离。此外,在电路板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已连接的状态下,当沿竖直方向摇动 从配合连接器向后抽出的电线时,能投通过第二固定部件有效地防止插座的前边缘与电路 板的上表面分离。此外,由于第二固定部件与配合连接器分开设置,所以第二固定部件不可 能直接受到来自配合连接器的外力,并且电路板不可能沿竖直方向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电 路板沿竖直方向的移动,并且能够减小作用在第一固定部件的焊接部件上的应力。 以下构造优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第一固定部件的后端可以布置为沿前后方向与端子保持部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这种构造,由于端子保持部能够通过第一固定部件直接固定,所以能够避免 保持在端子保持部中的端子受力。另一方面,第一固定部件布置得越接近端子保持部,插座 的前边缘就越容易从电路板的上表面分离。然而,由于通过第二固定部件来固定插座的前 边缘,所以能够有效固定整个壳体。 第二固定部件可以包括被布置为基本上彼此面对的一对对向部,和连接所述一 对对向部的末端的至少一个连接部。 根据这种构造,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二固定部件。 插座可以包括与电气装置的固定表面或电路板的上表面至少部分地保持接触的 底壁、基本上从该底壁的相对横向边缘竖立或突出的一对侧壁,以及基本上连接所述一对侧壁的上边缘的顶壁。 根据这种构造,能够形成大致矩形管形式的插座。 所述一对侧壁中的每一个均可布置有第一和第二固定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10),该连接器(10)能够在固定至诸如电路板(P)此类电气装置的固定表面的状态下与配合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10)包括:壳体(20),所述壳体(20)包括用于保持一个或多个端子(30)的端子保持部(40)和从所述端子保持部(40)突出的插座(50);至少一个安装槽(60),所述至少一个安装槽(60)形成在作为所述壳体(20)的一部分的侧壁(52)中;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件(70),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件(70)在所述侧壁(60)的厚度范围内至少部分地保持于所述安装槽(60)中,并且固定至所述电气装置(P)的所述固定表面;至少一个安装部(54),所述至少一个安装部(54)形成在所述侧壁(52)中,并且具有开放的前侧;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件(80),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件(80)与所述配合连接器分开形成,并且安装在所述侧壁(60)的厚度范围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件(80)的一端能够与所述安装部(54)的电气装置侧表面(54A)相接合,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电气装置(P)的基本面向所述固定表面的表面相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原哲哉冈村宪知樋尾昌秀角田义郎小林浩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