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界面热阻的,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半导体器件尺寸的不断减小、集成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迅速升高,发热问题愈发严重,研究表明,40%的器件失效来源于器件工作温度过高,散热已经成为制约器件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当前,解决半导体器件散热问题的一个主流方式是异质集成,即将高热导率的材料集成到低热导率器件上,以增强散热。常见的异质集成方式包括外延生长(如气相沉积法、分子束外延法等)和晶圆键合技术(表面活化键合技术、亲疏水键合技术等)。然而异质集成技术也存在许多瓶颈问题,使得异质集成器件的发热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因此无法实现预期的高功率运行。这是因为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之间容易形成较大界面热阻,从而严重阻碍半导体器件的散热。因此调控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对于实现半导体器件高效热管理、高功率密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缺乏调控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的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半导体异质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第二材料包括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镓、金刚石、硅中的一种,且两者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建立的界面热阻函数关系表达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声子色散关系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第二材料包括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镓、金刚石、硅中的一种,且两者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建立的界面热阻函数关系表达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声子色散关系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异质集成界面热阻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超,王鑫华,肖兴林,孟弼伟,李红月,刘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