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源沟槽式4H-SiC MOSFET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9627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源沟槽式4H‑SiC MOSFET器件,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所述器件包括漏极金属层及其上方的N+型衬底、N型漂移区、N+型源区、P型基区、P+型源区、P型柱体、源沟槽、P+型屏蔽区、源极金属层、隔离层、栅氧化层以及多晶硅栅。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将P+型屏蔽区设置在P型柱体一侧,以替代传统结构中栅氧化层底部P+型屏蔽区,可降低4H‑SiC MOSFET的输入电容和反向传输电容。而在P型柱体与N型漂移层之间形成的超结能够降低MOSFET器件的导通电阻,从而降低功率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源沟槽式4h-sic mosfet器件,属于半导体。


技术介绍

1、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相较于传统si材料,4h-sic具有更高的热导率、更高的临界击穿场强和电子饱和速度,因而4h-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s)具有热稳定性好、导通电阻低、开关速度快等优势,是当前发展迅速的功率半导体器件。

2、4h-sic mosfets可分为平面栅式(vdmosfets)和沟槽栅式(umosfets)。其中,由于umosfets通道的密度和迁移率更高,沟槽栅式mosfets具有更优异的静态特性。然而,umosfets的输入电容(ciss)和反向传输电容(crss)相对较大,使得功率器件的驱动损耗和开关损耗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沟槽结构的存在,其下底壁尖角处容易聚集电荷,从而电场主要集中在沟槽底部的拐角处,导致在关断状态下,umosfets沟槽底部的电场拥挤,栅氧化层极易被击穿,因此栅氧化层的可靠性无法保证。

3、为了提高栅氧化层的可靠性,出现了采用双沟槽源极mosfets,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电场拥挤效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源沟槽式4H-SiC 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设置有深源沟槽,且在两侧深源沟槽与对应侧的P+型屏蔽区之间设置有呈左右对称的L形P型柱体,使得P型柱体与N型漂移区形成超结,同时P型柱体的上方与源极相接触,阻断P+型屏蔽区与源极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的结构由下至上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沟槽(6a)与第二源沟槽(6b)的深度范围为7~9μm,其宽度为2μm,填充材料为二氧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P型柱体的材料为4H-SiC,其掺杂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源沟槽式4h-sic 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设置有深源沟槽,且在两侧深源沟槽与对应侧的p+型屏蔽区之间设置有呈左右对称的l形p型柱体,使得p型柱体与n型漂移区形成超结,同时p型柱体的上方与源极相接触,阻断p+型屏蔽区与源极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的结构由下至上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沟槽(6a)与第二源沟槽(6b)的深度范围为7~9μm,其宽度为2μm,填充材料为二氧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p型柱体的材料为4h-sic,其掺杂浓度为1.5×1017cm-3,距离源沟槽底部深为0.3μm,距离源沟槽侧边宽为0.3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衬底(4)、n型漂移区(5)的材料均为4h-sic,其掺杂浓度范围分别为1×1019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华秋焦伟黄嘉丽吕科锐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