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排放减少的抗负载车辆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941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充气轮胎(10),该车辆充气轮胎包括:a)轮胎胎体(12),该轮胎胎体具有第一胎圈区域(14)、第一胎侧壁区域(16)、中央区域(18)、第二胎侧壁区域(20)和第二胎圈区域(22);b)胎面(24),该胎面相对于轮胎胎体(12)在径向方向上位于外部并布置在中央区域之上;c)布置在第一胎圈区域(14)处的第一钢丝圈外包布(26)和布置在第二胎圈区域(22)处的第二钢丝圈外包布(28);d)布置在中央区域(18)处且在第一胎侧壁区域(16)处的第一上部加强元件(30)和布置在中央区域(18)处且在第二胎侧壁区域(20)处的第二上部加强元件(32);以及e)布置在第一胎圈区域(14)处的第一下部加强元件(34)和布置在第二胎圈区域(22)处的第二下部加强元件(36),第一上部加强元件(30)和第二上部加强元件(32)位于距第一下部加强元件(34)和第二下部加强元件(36)一定距离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充气轮胎,特别是一种在操作期间噪声排放减少的抗负载车辆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1、现代车辆充气轮胎在使用期间通常会经受各种各样的机械负载。当车辆充气轮胎碾过障碍物(例如坑洼或路缘形式的障碍物)时,通常会发生特别严重的机械负载。特别地,当车辆充气轮胎基本上垂直地碰到障碍物的边缘时,车辆充气轮胎经受严重的负载并变形。这涉及到车辆充气轮胎的胎侧壁在轮辋凸缘与障碍物之间被压皱和压扁。因此,局部出现非常大的力,这可能例如会导致轮胎胎体中的加强帘线撕裂,并且因此导致局部材料失效。

2、当存在上述形式的负载时在车辆充气轮胎中出现的材料缺陷通常表现为由于所经历的变形而产生的材料裂纹,材料裂纹发生在车辆充气轮胎的胎肩区域和胎圈区域两者中。这种特征性的缺陷模式有时也被称为“蛇咬伤”,因为两条裂纹类似于蛇的尖牙。现代车辆充气轮胎的基本结构在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例如在jp 2001191722a、jp2019026231、us 3554261 a、us 4185675 a1或us2014/0124116a1中披露。>

3、已知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充气轮胎(10),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10),其中,该第一上部加强元件(30)和该第二上部加强元件(32)彼此相距一定距离,或者其中,该第一上部加强元件(30)和该第二上部加强元件(32)由加强帘布层(38)形成,其中,该加强帘布层(38)优选地在整个该中央区域(18)之上延伸到这些胎侧壁区域中。

3.如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10),其中,该第一上部加强元件(30)和该第二上部加强元件(32)布置在该轮胎胎体(12)的外侧或内侧上、优选地布置在该内侧上,和/或其中,该第一下部加强元件(34)和该第二下部加强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车辆充气轮胎(10),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10),其中,该第一上部加强元件(30)和该第二上部加强元件(32)彼此相距一定距离,或者其中,该第一上部加强元件(30)和该第二上部加强元件(32)由加强帘布层(38)形成,其中,该加强帘布层(38)优选地在整个该中央区域(18)之上延伸到这些胎侧壁区域中。

3.如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10),其中,该第一上部加强元件(30)和该第二上部加强元件(32)布置在该轮胎胎体(12)的外侧或内侧上、优选地布置在该内侧上,和/或其中,该第一下部加强元件(34)和该第二下部加强元件(36)布置在该轮胎胎体(12)的外侧或内侧上、优选地布置在该内侧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10),其中,该轮胎胎体(12)还包括连接到该第一胎圈区域(14)的第一翻边区域(40)和/或连接到该第二胎圈区域(22)的第二翻边区域(42),其中,该第一翻边区域(40)和/或该第二翻边区域(42)相对于该相应的胎圈区域优选地位于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10),其中,该第一钢丝圈外包布(26)和/或该第二钢丝圈外包布(28)为两部分式设计,其中,该第一钢丝圈外包布(26)优选地部分地布置在该第一胎圈区域(14)与该第一翻边区域(40)之间并且部分地布置在该第一翻边区域(40)的外侧上,和/或其中,该第二钢丝圈外包布(28)优选地部分地布置在该第二胎圈区域(22)与该第二翻边区域(42)之间并且部分地布置在该第二翻边区域(42)的外侧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10),其中,该轮胎胎体(12)包括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优选地恰好一个胎体帘布层,并且其中,优选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特别优选地所有这些胎体帘布层作为连续的胎体帘布层延伸穿过该轮胎胎体(12)的所有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10),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因哈德·路德维希奥利弗·许尔曼于尔根·赫尔策法比安·金茨勒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